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平粜>

平粜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píng

tiào

平粜

平粜

拼音:píng tiào

注音:ㄆ一ㄥˊ ㄊ一ㄠˋ

结构: (独体) (上下)

平粜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官府在荒年缺粮时,将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
  • 引证解释:

    ⒈ 官府在荒年缺粮时,将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

    《史记·货殖列传》:“平糶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清刘大櫆《通溪巴君墓志铭》:“乾隆十六年,岁旱饥,君倡平糶之法於有司。”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事后, 淮扬道出示严禁造謡,并悬赏购缉散放伪票之匪徒,一面办理平糶,以安民心。”

  • 国语词典:

    遇荒年时,米粮价格高涨,官府为平衡物价,而将官仓里的米粮以平价卖出,称为「平粜」。

  • 网络解释:

    平粜

  • 战国时魏国李悝提出的扶植、调剂农业生产的主张。方法是丰年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平籴);荒年用平价出售积粟(平粜)。《汉书·食货志上》记李悝的话:“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汉五凤四年(前54年),在边郡设置常平仓。晋、隋、宋设置常平仓、义仓、惠民仓,明设置预备仓,都属平籴、平粜。清代有所谓“平价收谷”,用意同。但在执行中,往往出现种种弊端,使平籴、平粜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字义分解

  • 读音: píng
    [ píng ]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读音: tiào
    [ tiào ]

    (动)卖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