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铅刀一割>

铅刀一割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qiān

dāo

铅刀一割

铅刀一割

拼音:qiān dāo yī gē

注音:ㄑ一ㄢ ㄉㄠ 一 ㄍㄜ

词性: 成语

结构: (左右) (独体) (独体) (左右)

铅刀一割的意思

  • 词语解释:

    铅刀:铅制的刀子,刀刃较钝。钝刀子也能一用。比喻驽钝平庸之人有时也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常用作谦辞。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鈆刀一割”。铅质的刀虽纯,但总可以割一次。比喻钝驽无能,但是还可一用。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鈆刀一割之用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若曰是尚可行,则请与二三君子守此迂介,幸而时济,庶几比于铅刀一割。”

  • 网络解释:

    铅刀一割

  • 铅刀一割,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汉 建初三年,班超上疏请兵,曰“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铅刀,铅制的刀。谓刀不锋利,比喻才力微薄。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 成语解释:

    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语法:铅刀一割作宾语、定语;作请求任用的谦词。示例: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幸而时济,庶几比于铅刀一割。” ...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qiān,yán
    [ qiān,yá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

    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1. 〔铅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2. (鉛)

  • 读音: dāo
    [ dāo ]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 读音: yī
    [ yī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读音: gē
    [ gē ]

    (动)截断:~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