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精光>

精光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jīng

guāng

精光

精光

拼音:jīng guāng

注音:ㄐ一ㄥ ㄍㄨㄤ

词性: 副词

结构: (左右) (上下)

精光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精光jīngguāng

    (1) 一无所有

    吃得精光
    with nothing left

    (2) 光辉

    明甲有精光
    glory
  • 引证解释:

    ⒈ 光辉。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后汉书·冯衍传下》:“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日抱珥,月晕成环玦,星移徙,彗孛,日五色,日月无精光,日月不交而食谓之薄之类。”

    ⒉ 指崇高精神的光辉。

    《晋书·陈敏传》:“金声振於江外,精光赫於扬楚。”
    宋苏舜钦《先公墓志铭》:“擢节义以贯中兮,诚精光而外照。”

    ⒊ 指风仪神采。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家在於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
    唐白居易《饱食闲坐》诗:“子弟多寂寞,僮僕少精光。”

    ⒋ 光彩;光焰。

    唐李白《古风》之十六:“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衝。”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修容》:“黑一见红,若逢故物,不求合而自合,精光相射,不觉紫气东来。”

    ⒌ 净尽;一无所有。

    《西游记》第四九回:“披肩綉带无,精光两臂膊。”
    鲁迅《呐喊·阿Q正传》:“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

    ⒍ 指眼中的光亮。精,通“睛”。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高祖﹞目有精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决明》:“久服益精光,轻身。”

  • 国语词典:

    明亮的光芒。

  • 网络解释:

    精光

  • (1) 指眼中的光亮。精,通“睛”﹝高祖﹞目有精光。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久服益精光,轻身。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决明》
  • 1、敌寨不及防备,猛被元兵攻入,车驰马骤,扫了一个精光。
  • 2、一卡车的救济品才运到,就被灾民七手八脚地搬个精光。
  • 3、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 4、官衔被撸得精光以后,这位政客便从公众场合中销声匿迹了。
  • 5、不到一个小时,球场的门票卖个精光。
  • 6、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 7、司机张叔叔总是把车擦得精光铮亮。
  • 8、浑身上下是一块块凹凸有致的
...

字义分解

  • 读音: jīng
    [ jīng ]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 读音: guāng
    [ guāng ]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