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鲁鱼帝虎>

鲁鱼帝虎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鲁鱼帝虎

鲁鱼帝虎

拼音:lǔ yú dì hǔ

注音:ㄌㄨˇ ㄩˊ ㄉ一ˋ ㄏㄨˇ

词性: 成语

结构: (上下) (上下) (上下) (半包围)

鲁鱼帝虎的意思

  • 词语解释:

    鲁鱼帝虎,鲁鱼亥豕lǔyú-dìhǔ,lǔyú-hàishǐ

    (1) 把“鲁”字写成“鱼”字,把“帝”字写成“虎”字,把“亥”字写成“豕”字。因形体相近而易写错。常借指书写错误或以讹传讹

    鲁鱼亥豕,应不能免。——《聊斋志异》
    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erroneous characters of similar forms
  • 引证解释:

    ⒈ 参见“鲁鱼亥豕”。参见“鲁鱼亥豕”。

    语出《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按,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后因以“鲁鱼帝虎”称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其繙译诸经……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

  • 国语词典:

    语本《抱朴子.内篇.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后指因文字形近而致传抄或刊刻错误。如:「他抄录古籍,细心严谨,断无鲁鱼帝虎之处。」也作「亥豕鲁鱼」。

  • 网络解释:

    鲁鱼帝虎

  • 鲁鱼帝虎,读音:lǔ yú dì hǔ,汉语成语,释义:指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出处:《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
  • 成语解释:

    解释:指文字传抄错误。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语法:鲁鱼帝虎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传抄及刊印的文字错误。示例: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14卷:“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英语: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近义词:鲁鱼亥豕...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lǔ
    [ lǔ ]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 读音: yú
    [ yú ]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 读音: dì
    [ dì ]

    (1)(名)古指最高的天神;迷信指宇宙万物的主宰:上~。

    (2)(名)君主:~王。

    (3)(名)帝国主义的简称:反~。

  • 读音: hǔ
    [ hǔ ]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