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棒子糊涂>

棒子糊涂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bàng

棒子糊涂

棒子糊涂

拼音:bàng zǐ hú tú

注音:ㄅㄤˋ ˙ㄗ ㄏㄨˊ ㄊㄨˊ

结构: (左右) (独体) (左右) (左右)

棒子糊涂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玉米面粥。
  • 引证解释:

    ⒈ 玉米面粥。

    周立波《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 王寿山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

  • 网络解释:

    棒子糊涂

  • 棒子糊涂,拼音是bàng zi hú tú,汉语词语,释义是玉米面粥。

字义分解

  • 读音: bàng
    [ bàng ]

    (1)(名)棍子:木~|炭精~。

    (2)(形)〈口〉(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小伙子|字写得真~|功课~。

  • 读音: z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读音: hū,hú,hù
    [ hū,hú,hù ]

    1. 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糊了一层泥。

    1. 粘合,涂附:裱糊。糊墙。糊窗户。

    2. 粥类:糊口。

    3. 〔糊涂〕a.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如“他太糊糊了”;b.内容混乱的,如“糊糊账”。

    4. 同“煳”。

    1. 像粥一样的食物:面糊。辣椒糊。

    2. 欺骗,蒙混,敷衍:糊弄。

  • 读音: tú
    [ tú ]

    (1)(动)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粉|~药。

    (2)(动)(动)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抹。

    (3)(动)(动)抹去:~改|~料。

    (4)(动)(名)〈书〉泥:~炭。

    (5)(动)(名)海涂。

    (6)(动)同途。

    (7)(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