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童子>

童子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óng

童子

童子

拼音:tóng zǐ

注音:ㄊㄨㄥˊ ㄗˇ

词性: 名词

结构: (上下) (独体)

童子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童子tóng zǐ

    1.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child; lad;

    2.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 引证解释:

    ⒈ 儿童;未成年的男子。

    《仪礼·丧服》:“童子唯当室緦。”
    郑玄注:“童子,未冠之称。”
    《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死, 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劫财神,劫童子,劫观音,乃至明火抢劫。”

    ⒉ 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

    《仪礼·既夕礼》:“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
    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青衣上少室,童子向蓬莱。”
    唐韩愈《秋怀诗》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⒊ 指童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

    ⒋ 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唐代。参见“童子科”、“童子试”。

    《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
    宋王安石《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潘文恭公试童子,日端坐试席,风度凝重。”

    ⒌ 瞳人;眼珠。童,通“瞳”。

    《汉书·项籍传赞》:“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
    颜师古注:“童子,目之眸子。”
    《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矣。”

  • 国语词典:

    未成年的小孩子。

  • 网络解释:

    童子

  • 童子是指未成年的人,在武侠小说里把完全没有性经验的男子也称做“童子”,古时还指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词语在《论语·先进》,《聊斋志异·促织》等书中均有出现。

字义分解

  • 读音: tóng
    [ tóng ]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读音: z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