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天狗>

天狗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iān

gǒu

天狗

天狗

拼音:tiān gǒu

注音:ㄊ一ㄢ ㄍㄡˇ

结构: (左右)

天狗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传说中兽名。 2.星名。
  •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兽名。

    《山海经·西山经》:“﹝阴山﹞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榴榴,可以御凶。”

    ⒉ 星名。

    《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
    《隋书·长孙晟传》:“晟遣降虏覘候雍閭,知其牙内屡有灾变,夜见赤虹。光照数百里,天狗陨,雨血三日,流星坠其营内,有声如雷。”
    宋梅尧臣《八月十三日观长星》诗:“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狗扫不见迹,昭昭河汉横。”
    清顾炎武《秋山》诗之二:“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 国语词典:

    星名。天狼之北七星为天狗,主守财。

  • 网络解释:

    天狗 (郭沫若《女神》中的名篇)

  • 《天狗》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1920年2月初创作的一首诗,首次发表在1920年7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后收入作者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 诗的第一节,作者便以“天狗”自居,喊出了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的气魄;第二节,表明“五四”新人具有无限的能量,可改变山河、大地、宇宙;第三节,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最后一节,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该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全诗共二十九行,句句以“我”领起,形成排比句式,一气呵成;诗句或长或短,诗意或急或缓,复沓叠加,充分体现了诗情狂热激荡的内在旋律。

字义分解

  • 读音: gǒu
    [ gǒu ]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