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螫手解腕>

螫手解腕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shì

shǒu

jiě

wàn

螫手解腕

螫手解腕

拼音:shì shǒu jiě wàn

注音:ㄕˋ ㄕㄡˇ ㄐ一ㄝˇ ㄨㄢˇ

词性: 成语

结构: (上下) (独体) (左右) (左右)

螫手解腕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螫手”。

    《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啟於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高氏,岂见客於宇文 !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
    《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儼﹞上表求宿衞,辞情哀切,帝览之惻然。 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於螫手,不宜留意。’”

  • 网络解释:

    螫手解腕

  • 螫手解腕,读音shì shǒu jǐe wàn,是一个成语,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 成语解释:

    解释: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出处:《史记 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干?为害于身也。”语法:螫手解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客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shì,zhē
    [ shì,zhē ]

    1. 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1. 义同(一),用于口语。

  • 读音: shǒu
    [ shǒu ]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读音: jiě,jiè,xiè
    [ jiě,jiè,xiè ]

    1.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解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4. 溶化:溶解。解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6. 懂,明白:理解。见解。

    7. 调和,处理: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8. 高兴,开心:解颜而笑。

    9. 排泄:解手。

    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 演算方程式:解方程。

    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1. 发送。

    2.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1. 古同“懈”,松弛,懈怠。

    2. 古同“邂”,邂逅。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解的。跑马卖解。

    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5. 姓。

  • 读音: wàn
    [ wàn ]

    (名)(~子;~儿)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