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化民易俗>

化民易俗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huà

mín

化民易俗

化民易俗

拼音:huà mín yì sú

注音:ㄏㄨㄚˋ ㄇ一ㄣˊ 一ˋ ㄙㄨˊ

词性: 成语

结构: (左右) (独体) (上下) (左右)

化民易俗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 引证解释:

    ⒈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説而远者怀之。”

字义分解

  • 读音: huà,huā
    [ huà,huā ]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1. 同“花”。

  • 读音: mín
    [ mín ]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读音: yì
    [ yì ]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 读音: sú
    [ sú ]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