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来回>

来回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lái

huí

来回

来回

拼音:lái huí

注音:ㄌㄞˊ ㄏㄨㄟˊ

词性: 动词

结构: (独体) (全包围)

来回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来回láihuí

    (1) 含有以相反方向交替出动的活动

    钟表摆动的一个来回
    back and forth;to-and-fro; backwards and forwards

    (2) 往往在返回时走同一路线的旅行

    打个来回
    make a round trip
  • 引证解释:

    ⒈ 在一段距离之内去了再回来。参见“来去”。

    巴金《关于<春天里的秋天>》:“我把小说的背景放在厦门鼓浪屿,因为我从上海到晋江,来回都在鼓浪屿小住。”
    华山《山中海路》:“进城买一只(铁锅),来回得十几天呐。”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吃饭时候,邻居们端上碗爱到三仙姑那里坐一会,前庄上的人来回一里路,也并不觉得远。”

    如:从北京到天津,一天可以打两个来回。

    ⒉ 来来去去,往返多次。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疯哥,你把东西交给娘子,去作联络员,来回地跑着点。”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冷清清的街上,只有民兵们背着步枪、梭标、大刀,来回巡游。”

    ⒊ 指动作反复,不止一次。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乙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在果树园里》:“我竭力想从她健壮的身材、秀气而又端庄的脸蛋上来回想她是哪家的女孩子。”

    ⒋ 犹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数。参见“来去。”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迎面过来一个五十来回的老汉。”

  • 国语词典:

    往返。

    如:「从台北到台中,坐国光号来回将近要五个小时。」

  • 网络解释:

    来回

  • 来回,指来来去去,往返多次;形容事物的往返过程;犹言上下,左右。如:汽车来回一趟,需要一定的时间。
  • 1、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不停地来回乱兜圈子。
  • 2、我喜欢看日出日落,太阳在地平线上来回跳跃着,在东西两头舞蹈着。这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啊。
  • 3、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
  • 4、这两个拳击手,来回打好几个回合,龙争虎斗,势均力敌。
  • 5、山顶上,班长举着小红旗朝我们来回摇晃。
  • 6、在张三呷的督促声中,他在浴盆里来回游了好几趟。
  • 7、他们两个来来回回不断地跳着共同进退的探戈舞。
  • 8、从旧照片中,我看到,要用差不多50个壮劳力来拉石碾在新建的跑道上来回滚动。
  • 9、深夜,大帐内一灯如豆,负责留守的扬州兵副将黄杰黄俊彦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
  • 10、他
...

字义分解

  • 读音: lái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 读音: huí
    [ huí ]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