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的意思
断句
(1) 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⒈ 即绝句。 清曹寅有《题廊前玉兰二断句》。参见“絶句”。
引《南史·宋晋熙王昶传》:“在道慷慨为断句曰:‘白云满鄣来,黄尘半天起,关山四面絶,故乡几千里。’”
清陈田《明诗纪事丙籤·张弼》:“东海诗有豪气,不受覉勒,七言断句,尤推擅场。”
⒉ 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引唐刘知几《史通·浮词》:“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殿试卷以红圈断句》:“读卷官於文之佳者,以红圈断句。”
鲁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看了《袁中郎全集校勘记》,想到了几句不关重要的话,是:断句的难。”
⒊ 片断的句子;零碎的句子。
引许杰《江边小景》:“‘水深火热,水深火热之中哟!’我忽然想起这样的一句断句来。”
沙汀《淘金记》十一:“然而,不管怎样,寡妇的答复,依旧是些不着边际的自怨自艾的断句。”
诵读古书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圈点,称为「断句」。
字义分解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