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父子兵>

父子兵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bīng

父子兵

父子兵

拼音:fù zǐ bīng

注音:ㄈㄨˋ ㄗˇ ㄅ一ㄥ

词性: 成语

结构: (独体) (独体) (上下)

父子兵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比喻官兵团结﹑亲密无间的军队。
  •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官兵团结、亲密无间的军队。

    《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 国语词典:

    比喻将领和士兵亲如父子,上下一致、团结甚固的军队。

    如:「这对乒乓球界的父子兵,打遍天下无敌手,已囊获无数次的冠军。」

  • 网络解释:

    父子兵

  •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长白山下的小村子里,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户之家一下出了两个抗日英雄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小山村。老汉的大儿子二儿子在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慨就慷义。留在老汉身边的小儿子成了家里传宗接代的独苗,老汉视小儿子如掌上明珠,就盼着他早日延续香火。然而,生性正值刚毅的小儿子,屡屡听村里人们说起两个英雄哥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欲参军上战场杀鬼子。老汉察觉了儿子的动向,生怕小儿子有个闪失,百般阻挠
  • 成语解释:

    解释: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语法:父子兵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等。示例: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fù,fǔ
    [ fù,fǔ ]

    1.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1. 老年人:田父。渔父。

    2. 同“甫”。

  • 读音: z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读音: bīng
    [ bīng ]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