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qiāo
跷
diàn
垫
跷垫
注音:ㄑ一ㄠ ㄉ一ㄢˋ
结构: 跷(左右) 垫(上下)
跷垫的意思
⒈ 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宋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跷垫》:“宪宗朝, 吴元济、王承宗拒命,经费尽竭。 皇甫鎛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
引穆宗即位来,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詔从风俗所宜。则蹺垫之起,自唐皇甫鎛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蹺,暗蹺者为垫。”
字义分解
(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
(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
(3)(名)高跷。
(1)(动)用东西衬或铺;使加高或加厚:~桌子。
(2)(动)暂时代人付钱:~钱。
(3)(动)填补空缺:正戏没开演;先~一出戏。
(4)(名)衬托的东西:~子。
与跷垫相关的词语
与跷垫相关的成语
按照拼音查词语
按照词语字数查询
按照季节查询
别人正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