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chū

chū

máo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注音: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

词性: 成语

结构: (左右) (独体) (上下) (半包围)

初出茅庐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

    (1)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sees;young and inexperienced
  • 引证解释:

    ⒈ 东汉末, 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 亮始出佐之。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用以谓初涉世致用,阅历不深。 清李渔《风筝误·蛮征》:“虽然是初出茅庐,这戎事与军机似曾经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就怕他初出茅庐,不懂规矩,当不来是真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

  • 国语词典: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

  • 网络解释: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

  •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chū chū máo lú。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成语解释:

  • 1、他初出茅庐,哪有可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 2、小明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料事如神的本事,就初出茅庐的小书童。
  • 3、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果是英雄出少年!
  • 4、我初出茅庐,一切不懂,请大家多指教。
  • 5、当时我初出茅庐,对行裡的规矩根本不清楚。
  • 6、他必定相当出色,所以初出茅庐,老总就委以重任。
  • 7、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毕竟独木难支。诸葛亮死,蜀汉还灭亡了。
  • 8、他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怎比得过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
  • 9、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 10、一个初出茅庐的人,一定要谦虚接受别人的批评
...

字义分解

  • 读音: chū
    [ chū ]

    (1)(形)开始的;开始的部分。

    (2)(形)第一个:~伏。

    (3)(形)第一次:~来。

    (4)(形)最低的(等级):~级。

    (5)(形)原来的:~愿。

    (6)(形)姓。

  • 读音: chū
    [ chū ]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读音: máo
    [ máo ]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

  • 读音: lú
    [ lú ]

    (1)(名)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

    (3)(L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