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釉陶>

釉陶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yòu

táo

釉陶

釉陶

拼音:yòu táo

注音:一ㄡˋ ㄊㄠˊ

结构: (左右)

釉陶的意思

  • 词语解释:

    釉陶yòutáo

    (1)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glazed pottery
  • 引证解释:

    ⒈ 表面带釉的陶器。1929年安阳殷墟曾掘得涂有薄层黄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郑州二里岗殷代遗址曾发现敷釉陶器。

  • 网络解释:

    釉陶

  • 釉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第一只釉陶罐诞生于今河北地区的磁山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可以说陶器和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产生文化深腹双系红陶彩釉罐,采用条盘筑法成型,轮盘修胎,用长石,石英作釉高温烧成。下部涂以粘性石灰水以防渗漏。在釉色暗沉部位浅层玻璃质上裸露着许多石英和长石的晶体条块。釉层已经自然分解分层,釉中含有矿物金属成分下沉紧贴胎体,含有植物部分的已分解的斑驳陆离,让我们看到了釉还原于自然的全过程。菱形图案的经纬网纹,表示四方来聚共同编织,有容乃大。在石器时代,釉的诞生是标志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开始。深腹双系彩釉红陶罐高14cm,口径 9cm ,底足 6.5cm,磁山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字义分解

  • 读音: yòu
    [ yòu ]

    (名)(~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有玻璃光泽:~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