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对比>

对比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duì

对比

对比

拼音:duì bǐ

注音:ㄉㄨㄟˋ ㄅ一ˇ

词性: 动词

结构: (左右) (左右)

对比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对比duìbǐ

    (1) 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对比较

    新旧对比
    contrast;balance

    (2) 比例

    双方人数对比是一比二
    antithesis
  • 引证解释:

    ⒈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

    郁达夫《花坞》:“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
    秦牧《艺海拾贝·跋》:“任何譬喻都仅仅是对比其中的一点罢了,两种事物决不可能完全相提并论。”

    ⒉ 犹比例。

    如:女同志和男同志的人数对比是二比三。

  • 国语词典:

    以两种不同的观念或事物,互相比较对照。如黑与白、大与小,而使其特征更加明显者,称为「对比」。

    如:「班上男女生的对比是二比三。」

  • 网络解释:

    对比 (文学名词)

  •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 对比 (汉语词汇)

  •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语速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 1、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叹,因歌女的妙丽颜容和凄惨身世之对比,格外别致动人。
  • 2、影调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 3、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
  • 4、由于正确而得到的好处更加强调了正误的对比。
  • 5、对比测定了经固溶处理和未经固溶处理锯条的锯切性能。
  • 6、新旧社会对比,简直是两重天。
  • 7、不少网友将范晔的译本与十月文艺出版社高长荣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等人译本在网上逐段进行对比、评价。
  • 8、大家在狂欢恶搞的同时,不妨也再来个比较:西方万圣节对比中国鬼节。
  • <
...

字义分解

  • 读音: duì
    [ duì ]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读音: bǐ
    [ bǐ ]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