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纮同轨 bā hóng tóng guǐ
解释: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出处:《晋书 武帝纪》:“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语法:八纮同轨作谓语、定语;指统一。 ...本同末离 běn tóng mò lí
解释: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出处:《后汉书 臧洪传》:“……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努力努力,夫复何言!”语法:本同末离作宾语、定语;指大致相同。 ...本同末异 běn tóng mò yì
解释: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出处: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语法:本同末异作宾语、定语;指大致相同。示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标同伐异 biāo tóng fá yì
解释: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语法:标同伐异联合式;作谓语;指打击持不同政见的人。 ...冰炭不同炉 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解释: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炉。”语法:冰炭不同炉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种对立的事物。示例:你深思虑,因何难共处?岂不闻冰炭不同炉。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啐啄同机 cuì zhuó tóng jī
解释:指小鸡要孵出,母鸡和小鸡必须里应外合地弄破蛋壳,也可以用来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 ...党同妒异 dǎng tóng dù yì
解释:犹言党同伐异。出处: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语法:党同妒异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党同伐异 dǎng tóng fá yì
...党同妬异 dǎng tóng dù yì
解释:犹言党同伐异。示例:唐 张说 《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違經背禮,著《妨難》十九篇,書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黨同妬異,竟寢其議。” ...道同义合 dào tóng yì hé
解释:犹言道合志同。出处:清·李渔《蜃中楼·婚诺》:“他第三个兄弟钱塘君与我道同义合,相得甚欢。”语法:道同义合作谓语、定语;用于志趣相投的人。示例:他有几个道同义合的朋友 ...恩同再生 ēn tóng zài shēng
解释: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语法:恩同再生作补语、宾语;指再造之恩。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解释: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语法:恩同父母作谓语、宾语;指恩重。示例:某等众人,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建功立业,以为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 ...恩同山岳 ēn tóng shān yuè
解释:犹恩重如山。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语法:恩同山岳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激词。 ...恩同再造 ēn tóng zài zào
解释: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语法:恩同再造偏正式;作补语;指再造之恩。示例:求大贤细细诊视。可有几希之望?倘能救其一命,真是恩同再造。(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解释: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出处:《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语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所以申之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伐异党同 fá yì dǎng tóng
解释: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出处:《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语法:伐异党同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党同伐异”。示例:给事中李成名复劾焕伐异党同,焕遂称疾笃,坚不起。(《明史 赵焕传》) ...凤枭同巢 fèng xiāo tóng cháo
解释: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语法:凤枭同巢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我们处理事情时不能凤枭同巢,好坏不分 ...好恶不同 hǎo è bù tóng
解释: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语法:好恶不同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和光同尘 hé guāng tóng chén
解释:和光:掩饰自己的锋芒。同尘:与世俗相混同。比喻随俗而处,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语法:和光同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和光同尘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兰艾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出处:《晋书 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语法:兰艾同焚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示例:唐·赵蕤《反经·时宜》:“若前途大事不捷,故当兰艾同焚。” ...李郭同舟 lǐ guō tóng zhōu
解释:《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出处:《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语法:李郭同舟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 ...猫鼠同乳 māo shǔ tóng rǔ
解释:见“猫鼠同眠”。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语法:猫鼠同乳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鼠同处 māo shǔ tóng chǔ
解释:见“猫鼠同眠”。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语法:猫鼠同处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牛骥同皁 niú jì tóng zào
解释: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骥同皂 niú jì tóng zào
解释: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出处:汉 焦赣《易林 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语法:牛骥同皂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贤愚不分。示例: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宋 文天祥《正气歌》) ...巧同造化 qiǎo tóng zào huà
解释: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出处:《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语法:巧同造化作谓语、定语;指技艺高超。 ...清浊同流 qīng zhuó tóng liú
解释: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出处:《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语法:清浊同流作宾语、定语;指好坏不分。示例:我们不能让清浊同流、是非不分的现象存在 ...赏同罚异 shǎng tóng fá yì
解释: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语法:赏同罚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殊涂同归 shū tú tóng guī
解释: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语法:殊涂同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等。 ...殊致同归 shū zhì tóng guī
解释:同“殊涂同归”。出处:《隋书·五行志》:“夫神阴阳不测,天则教人迁善。均乎影响,殊致同归。”语法:殊致同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所见略同 suǒ jiàn lüè tóng
解释: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出处: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语法:所见略同作谓语、定语;指看法一致。示例: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或则是古今英雄,所见略同。” ...同病相怜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同仇敌慨 tóng chóu dí kǎi
解释:见“同仇敌忾”。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语法:同仇敌慨作谓语、定语;指共同作战。 ...同出一辙 tóng chū yī zhé
解释: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语法:同出一辙作谓语;指相同的。示例:这两种说法同出一辙 ...同归殊途 tóng guī shū tú
解释: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语法:同归殊途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示例: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同归殊途,答案只能有一个。 ...同类相妒 tóng lèi xiāng dù
解释: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同美相妒 tóng měi xiāng dù
解释: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出处:《素书·安体》:“同美相妒,女则武后、韦庶人、萧良娣是也;男则赵高、李斯是也。”语法:同美相妒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等。示例: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妒,同业相仇。” ...行合趋同 xíng hé qū tóng
解释:行为志趣相同。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语法:行合趋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询谋佥同 xún móu qiān tóng
解释: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出处:《尚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语法:询谋佥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兹已询谋佥同,谨将察看筹议情形,为我皇上敬陈之。” ...自同寒蝉
解释:寒蝉:冬天的蝉不叫。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比喻闭口不说话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语法:自同寒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