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呼号 bēn zǒu hū háo
解释: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语法:奔走呼号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示例: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奔走相告 bēn zǒu xiāng gào
解释: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出处: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语法:奔走相告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示例:于是群情惊疑,奔走相告,以为又将重演十年前之惨剧。(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奔走如市 bēn zǒu rú shì
解释: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出处:《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门,皆其心腹牙爪。”语法:奔走如市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多。 ...奔走之友 bēn zǒu zhī yǒu
解释: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语法:奔走之友作宾语;指朋友。示例:炀帝尽欲诛其诸子,君绰忧惧连诛,因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为奔走之友,共亡命至海州。唐·牛僧孺《玄怪录·来君绰》 ...奔走钻营 bēn zǒu zuān yíng
解释: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出处:茅盾《动摇》:“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语法:奔走钻营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会钻营。示例: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茅盾《动摇》) ...弛声走誉 chí shēng zǒu yù
解释:指名声传扬。出处: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闯南走北 chuǎng nán zǒu běi
解释:奔走四方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语法:闯南走北作谓语、定语;形容阅历丰富。示例:他闯南走北,见多识广 ...斗鸡走马 dòu jī zǒu mǎ
解释: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语法:斗鸡走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鸣鸾佩玉青云间,斗鸡走马红尘里。明·何景明《邯郸行》 ...飞砂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解释: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出处: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语法:飞砂走石作谓语、定语;形容风力迅猛。示例: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0回 ...骇龙走蛇 hài lóng zǒu shé
解释: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荒腔走板 huāng qiāng zǒu bǎn
解释:是一个源自戏曲的成语。原意为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不和板眼。 ...抗尘走俗 kàng chén zǒu sú
解释: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出处: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语法:抗尘走俗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热中名利而到处奔走钻营。示例:元·顾瑛《饯谢子兰》诗:“谈空说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鹿走苏台 lù zǒu sū tái
解释: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语法:鹿走苏台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示例:明·陈所闻《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不能勾鲸吞越国,翻教鹿走苏台,鸱泛江风。” ...逆阪走丸 nì bǎn zǒu wán
解释:见“逆坂走丸”。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语法:逆阪走丸作宾语、定语;指事情难办。示例: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决水于高原之上,以注川谷,无不行者,如逆阪走丸,虽竭力以进之,其复走而下,可必也。” ...牛童马走 niú tóng mǎ zǒu
解释: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出处: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语法:牛童马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其大节岳岳磊磊,在人耳目,虽耕夫贩妇,牛童马走,共能称道者。陈衍《元诗纪事·青城行》 ...挺鹿走险 tǐng lù zǒu xiǎn
解释: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出处: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语法:挺鹿走险作谓语、定语;指冒险。 ...兔走乌飞 tù zǒu wū fēi
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出处: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 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语法:兔走乌飞作宾语;指时光流逝。示例:明·唐寅《春日花前咏怀》:“我且花前沉醉,管甚个兔走乌飞,白发蒙头。” ...乌踆兔走 wū qūn tù zǒu
解释: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出处:元·柳贯《题》诗:“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语法:乌踆兔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下坂走丸 xià bǎn zǒu wán
解释: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出处:汉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语法:下坂走丸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比喻说话敏捷流利。示例: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 ...走伏无地 zǒu fú wú dì
解释: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出处:《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语法:走伏无地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容身的地方。 ...走马上任 zǒu mǎ shàng rèn
解释:官员到职上任。指开始担任某项职务。出处:五代 孙光宪《北梦琐言》:“车驾必谋幸蜀,先以称公走马赴任。”语法:走马上任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示例:你看他那种走马上任的神气,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全然不懂教育的外行乃至老腐败。(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走南闯北 zǒu nán chuǎng běi
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语法:走南闯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泛指闯荡。示例:他自小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 ...走投没路 zǒu tóu méi lù
解释: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语法:走投没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遇到绝境。示例:话说当时石秀和卢俊义两个,在城内走投没路,四下里人马合来,众做公的把挠钩搭住,套索绊翻,可怜悍勇英雄,方信寡不敌众。《水浒传》第六十三回 ...走为上策 zǒu wéi shàng cè
解释: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语法:走为上策作谓语、定语;指离开。示例: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走斝飞觞 zǒu jiǎ fēi shāng
解释: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出处: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语法:走斝飞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走蚓惊蛇 zǒu yǐn jīng shé
解释: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语法:走蚓惊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简书文半逼苏,诗律法全学杜,走蚓惊蛇,写一笔唐怀素。” ...走胡走越 zǒu hú zǒu yuè
解释:胡: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越:古国名,在今江浙一带。比喻智能之士被迫逃亡,为敌国所用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语法:走胡走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盖得之则可以为雄,失之且恐其走胡走越,以为吾患也。” ...走丸逆坂 zǒu wán nì bǎn
解释:走丸:滚弹丸;坂:同“阪”,山坡。逆着山坡滚弹丸。比喻所求与所行相背离,难偿所愿出处:《旧唐书·李密传》:“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坂,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雠怨。”语法:走丸逆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走斝传觞 zǒu jiǎ chuán shāng
解释:斝、觞: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语法:走斝传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走肉行尸 zǒu ròu xíng shī
解释: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语法:走肉行尸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示例: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走身无路 zǒu shēn wú lù
解释:无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无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语法:走身无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走花溜冰 zǒu huā liū bīng
解释:比喻吹牛,说大话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走马到任 zǒu mǎ dào rèn
解释: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入道》:“今奉上帝之命封为游天使者,走马到任去也。”语法:走马到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当官。示例:我觉得空气很好,财政总长的背后有了银行家帮忙,也就不妨走马到任了。刘复《也算发刊词》 ...走马赴任 zǒu mǎ fù rèn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语法:走马赴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去当官。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四章:“张照走马赴任,未过几月,雍正那边便骑鹤西去。” ...走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语法:走马看花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走为上计 zǒu wéi shàng jì
解释: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语法:走为上计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却才宋押司也教我们走为上计,却是走那里去好?” ...走壁飞檐 zǒu bì fēi yán
解释:在墙壁上走,在屋雄上飞。形容武艺高强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语法:走壁飞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粤剧《搜书院》第四幕:“非也!只怕仁兄不会走壁飞檐,难入镇台府上。” ...走着瞧 zǒu zhe qiáo
解释:等着瞧。等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再见分晓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三章:“骑驴看书,走着瞧吧!”语法:走着瞧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个叫田福军的人会有多少能耐呢?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走骨行尸 zǒu gǔ xíng shī
解释:行尸:会行走的尸体。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出处: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语法:走骨行尸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走上坡路 zǒu shàng pō lù
解释:由低处通向高处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