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解释: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语法:蚕食鲸吞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一点一点被吞食。示例: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 ...草衣木食 cǎo yī mù shí
解释: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语法:草衣木食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清苦。示例: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吹箫乞食 chuī xiāo qǐ shí
解释: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语法:吹箫乞食作宾语、定语;用于乞讨。示例:郁达夫《苏州烟雨记》:“我要去寻访伍子胥吹箫乞食之乡。” ...吹篪乞食 chuī chí qǐ shí
解释: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语法:吹篪乞食作宾语、定语;用于乞讨。示例:曾经名噪一时的艺术家如今到了吹篪乞食的地步 ...麤衣粝食 cū yī lì shí
解释:亦作“麄衣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與兵士妻女均好惡,用助公事。”《云笈七籤》卷一一五:“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諸貧病。”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無歉,爲親老常懷悽慘。” ...麤袍粝食 cū páo lì shí
解释:同“ 麤衣惡食 ”。《後汉书·袁京传》:“﹝ 袁彭 ﹞行至清,爲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粗袍粝食 cū páo lì shí
解释:同“粗衣恶食”。出处:《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语法:粗袍粝食作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 ...粗衣粝食 cū yī lì shí
解释: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出处: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语法:粗衣粝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清苦。示例: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清 叶廷绾《鸥陂渔话 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麤衣恶食 cū yī è shí
解释:粗劣的衣食。常形容生活清苦。示例:《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雖在軍旅,常麤衣惡食,儉以率下。” ...箪食壶浆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拿东西给人吃;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老百姓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语法:箪食壶浆联合式;作状语;常与迎接连用。示例: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鼎食之家 dǐng shí zhī jiā
解释:'“鼎”古时国之大宝,唯有帝王诸侯才能用鼎,且多为祭祀之用,能食以鼎,说明家族势力极大,且含“贵”之象征。现多形容政治家族或世家,一般富豪光有银子是难以用此以述的。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语法:恶衣恶食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恶衣薄食 è yī bó shí
解释: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出处:《文中子 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语法:恶衣薄食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 ...耳食之论 ěr shí zhī lùn
解释: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语法:耳食之论作主语、宾语;指无稽之谈。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解释: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出处: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语法:耳食之谈偏正式;作宾语;指没有根据的话。示例: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解释: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语法:耳食之言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鲁迅《不是信》:“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 ...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出处: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语法:耳视目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语法:发愤忘食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示例: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旰食之劳 gàn shí zhī láo
解释: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出处:《晋书 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语法:旰食之劳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恭惟皇帝陛下天仁博施,神智曲成,躬忘旰食之劳,坐讲日新之政。宋 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 ...攻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解释:攻:做;苦: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语法:攻苦食淡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不求享乐,辛勤自励。示例: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宋史 徐中行传》) ...侯服玉食 hóu fú yù shí
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语法:侯服玉食联合式;作宾语;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示例: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晋书 夏侯湛传》) ...虎不食儿 hǔ bù shí ér
解释: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出处: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语法:虎不食儿作宾语、定语;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示例:大家都知道虎不食儿,你却忍心伤害自己的亲生儿子 ...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
...锦衣肉食 jǐn yī ròu shí
解释:见“锦衣玉食”。出处: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语法:锦衣肉食作宾语、定语;指奢华的生活。示例:柯灵《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他在锦衣肉食中长大,经历过声色犬马的生涯。” ...口多食寡 kǒu duō shí guǎ
解释: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出处: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语法:口多食寡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示例:解放前夕,我们全家六口流落在这座小城市里,口多食寡,连一天三顿饭都无法维持。 ...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
解释: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出处:《孔子家语 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语法:列鼎而食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示例:今日个列鼎而食,煞强如淡饭黄齑。(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靡衣玉食 mí yī yù shí
解释:美衣美食。出处: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语法:靡衣玉食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浪费。 ...靡衣媮食 mǐ yī tōu shí
解释: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出处:《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民以食为天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解释: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语法:民以食为天复句式;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示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鸣钟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解释:见“鸣钟列鼎”。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语法:鸣钟食鼎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示例: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唐·张鷟《游仙窟》 ...缺衣少食 quē yī shǎo shí
解释: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出处: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语法:缺衣少食作谓语、定语;指贫困。示例:他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 ...日食万钱 rì shí wàn qián
解释: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出处:《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语法:日食万钱紧缩式;作补语、定语;形容饮食极奢侈。示例: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肉食者鄙 ròu shí zhě bǐ
解释: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语法:肉食者鄙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严复《救亡决论》) ...弱肉强食 ruò ròu qiáng shí
解释: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出处: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语法:弱肉强食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在这样“弱肉强食”的情况下,“生活”是终于不易保全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诸葛亮”和“阿斗”》) ...蛇食鲸吞 shé shí jīng tūn
解释: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出处: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语法:蛇食鲸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食案方丈 shí àn fāng zhàng
解释:同“食前方丈”。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孝养》:“高台极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谓孝。”语法:食案方丈作谓语、定语;形容吃的阔气。 ...食必方丈 shí bì fāng zhàng
解释:同“食前方丈”。出处:《宋书·刘穆之传》:“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语法:食必方丈作谓语、定语;形容吃的阔气。 ...缩衣啬食 suō yī sè shí
解释: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出处: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啬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语法:缩衣啬食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节俭。 ...缩衣节食 suō yī jié shí
解释: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出处: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语法:缩衣节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快到床头金尽的日子,我只好缩衣节食了 ...摇尾求食 yáo wěi qiú shí
解释: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语法:摇尾求食作谓语、定语;指向人乞求。示例:下走被羁系久矣,犹未至摇尾求食耳!褫吾皮以为鼓,恐亦不足郊天。(章炳麟《致吴君遂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