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rén

xià

巴人下里

成语意思

    • 解释: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

    • 出处:

      南朝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 语法:

      巴人下里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通俗艺术。

    • 示例:

      张寅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平山冷燕》第十七回

    • 英语: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

    • 近义词:

      下里巴人

    • 反义词:

      阳春白雪

出处

    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

成语故事

    宋玉是楚国的贵族,才情出众,却遭到同僚登徒子的嫉妒。登徒子在楚顷襄王面前挑拨离间,诬陷宋玉好色,楚顷襄王对此事心生疑虑,遂召见宋玉求证。宋玉微笑着回答:“我的邻居是一位久负盛名的美女,这位美女每日都透过院墙偷窥我,如此已有三年。然而我对此毫无动心之意,这怎么能证明我好色呢?”楚顷襄王又问:“有许多人对你有意见,你是否应该反思?”宋玉听后,从容地回答道:“曾经有一位歌者,他在楚国的都城唱歌。起初,他唱的是楚国民间最为流行的通俗歌曲《下里》《巴人》,那时,都城里的人有好几千人都跟着他唱。然而,当他唱起《阳阿》《薤露》这样的曲子,歌曲变得高雅,百姓不易理解,就只剩下几百个人跟着他唱了。最后,当他唱起《阳春》《白雪》时,虽然曲调婉转悠扬、娓娓动听,但是大部分人都只能围观欣赏,无法跟唱。”楚王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宋玉是在暗示自己的品性高尚,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才会有人说三道四。这个故事流传出成语“下里巴人”,也作“巴人下里”。《下里》和《巴人》本是两首古楚国流行的民间歌谣。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bā
    (1)(动)盼望:~望|眼~~。(2)(动)紧贴:~着墙。(3)(动)粘住:粥~锅了。(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6)(动)〈方〉张开:眨~。
  • 读音: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 读音: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4)(副)向下面:~行车。(5)(副)表示属
  • 读音:lǐ
    [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3.街坊:邻~。~弄。4.家乡

与巴人下里相关的成语

与巴人下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