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èr

fēn

míng

yuè

二分明月

成语意思

    • 二分明月解释: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二分明月出处: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二分明月语法:

      二分明月偏正式;作宾语;表示美好的风光。

    • 二分明月示例:

      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

出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唐朝诗人杜牧,在他的一首诗里,这样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扬州。”为什么他要说天下的明月仅有三分,而扬州一地就占去了二分呢?因为扬州这个地方,在隋、唐时代非常繁华,鼎盛一时。 扬州,在古代并不是专指现在这个江都县境。这名字由来已久,在《禹贡》中就为九州之一。那时候,不但海淮一带都称为扬州,就是江南一带也叫扬州。周秦时,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和福建各省,都属于扬州。东汉年间,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和县。三国时,魏、吴均有扬州。魏在今安徽合肥,吴在今南京。到隋文帝统一南北,才把扬州放在江都,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扬州。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因扬州是运河入江要道,南北交通必经之地,万商云集。淮南盐官以它为中心,江南各省漕米(即征收来的公粮)以它为转运站。所以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其繁华富庶的地区。所谓“二分明月在扬州”,也就是形容扬州的繁华占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风光。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èr
    (1)(数)数目字:一~。(2)(数)序数;表顺序:第~。(3)(形)次等的:~把刀。(4)(形)两样:不~价。
  • 读音:fēn,fèn
    fēnfèn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4.
  • 读音:míng
    [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
  • 读音:yuè
    (1)(名)月球;月亮。(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3)(形)每月的:~刊|~产量。(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与二分明月相关的成语

与二分明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