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dōng

tǎo

西

zhēng

东讨西征

成语意思

    • 解释:

      同“东征西讨”。

    • 出处: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 语法:

      东讨西征作谓语、定语;指战争。

    • 示例:

      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元·刘致《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

    • 近义词:

      东讨西伐、东征西讨

出处

    髫年学剑,帅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成语故事

    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后,周厉王的儿子静即位,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登基以后,整顿朝政,废除井田制度,使已衰落的周朝一度复兴。周宣王的主要功绩在于讨伐侵扰周朝的北方的淮夷、徐戎和南方的蛮荆等部族。公元824年,命令秦仲为大夫,进攻西戎,被西戎所杀。接着周宣王又命秦仲的儿子秦庄公兄弟5人进攻西戎,取得胜利。公元前823年,周宜王与尹吉甫一起讨伐猃狁。尹吉甫在进攻猃狁战争中率领军队直至太原,迫使猃狁向西北逃窜。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周宜王命召公等人率军进攻,沿淮河东进,迫使当地各国中最强大的徐国臣服,向周朝朝觐。公元前811年,南仲派遣驹父、高父到淮夷,各方国都表示臣服,并进献贡物。当时,周宣王还命令方叔率领军队进攻荆蛮。为了巩固对南方的统治,周宣王把他的舅舅申伯封到谢。公元前807年,把他的弟弟友分封到郑。宣王中兴,时间短暂。晚年的周宣王渐渐刚愎自用,听不进去不同意见。在鲁国选立继承人问题上,他根据自己的喜好,以武力逼着废长立幼,引起鲁国内乱,加深了同姓诸侯之间的矛盾,使得诸侯们对周宜王更加不满。公元前798年,征讨太原西戎,公元前883年,征伐条戎、奔戎,都以失败而告终。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继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使西周灭亡。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3)(名)姓。
  • 读音:tǎo
    (1)(动)索取;请求:~债|乞~。(2)(动)娶:~亲。(3)(动)招惹:~嫌|~厌。(4)(动)讨论:探~|研~。
  • 西读音:xī
    (1)(名)西方:~边|~南。(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3)(名)姓。
  • 读音:zhēng
    (1)(动)走远路(多指军队):~途。(2)(动)征讨:出~|~战。(3)(动)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兵。(4)(动)征收:~税|~粮。(5)(动)征求:~稿|~文。(6)(动)证明;证验:实物可~。(

与东讨西征相关的成语

与东讨西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