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jiǎn

cǎo

chú

gēn

翦草除根

成语意思

    • 解释: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翦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 出处: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语法:

      翦草除根联合式;作谓语;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示例:

      他若不来,你却莫怪,他若来了,定与你翦草除根。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

    • 英语:

      destroy root and branch

    • 近义词:

      剪草除根、斩尽杀绝

    • 反义词:

      放虎归山

出处

    他若不来,你却莫怪,他若来了,定与你翦草除根。

    -----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7年夏,春秋时郑国的国君郑伯发兵侵略陈国,抢走了许多东西。过去,郑伯曾请求和陈媾和,可陈侯就是不答应。当时,有个叫五父(陈公子佗)劝告说:“亲近仁义,与邻邦友善,这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君王还是答应好。”陈侯道:“宋、卫两国才是可怕的,郑国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始终没有答应媾和,以致遭到了灾难。对这件事,有的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大概说的就是陈侯吧?《商书》里说过:‘恶的东西一经蔓延,就如大火燎原,难以扑灭了。”周大夫周任也讲过:“真想管好国家的人,见到恶的东西就象农夫见到杂草一定要除去一样,并设法根绝老的根,不让它再生长出来,这样,善的东西也就能发展起来了。’”后表示锄草要去除根子。比喻彻底清除祸根,不留后患。亦作“翦(剪)草除根。”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jiǎn
    (名)姓。
  • 读音: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4)(形)草率
  • 读音:chú
    (1)(动)去掉:斩草~根。(2)(介)不算在内:~外。(3)(名)算术中用一个不是零的数把另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六~二。(4)(名)台阶:庭~。(5)(动)封建时代指任命官员。
  • 读音:gēn
    (1)(名)(~儿)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分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根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2)(名)比喻子孙后代。(3)(名)方根的简称。(4)(

与翦草除根相关的成语

与翦草除根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