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巴
shé
蛇
tūn
吞
xiàng
象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巴虵吞象
ㄅㄚ ㄕㄜˊ ㄊㄨㄣ ㄒ一ㄤˋ
BSTX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巴蛇:传说中的大蛇。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巴蛇吞象作宾语、定语;指人贪心不足。
inordinately greedy
一蛇吞象
知足常乐
出处
鲁鼠餐牛,巴蛇吞象,无端物态难穷。翻云覆雨,懒去问苍穹。
-----明·李培·《满庭芳·省悟》词
成语故事
在南海上岸的地方,流传着一种名为巴蛇的奇异生物的故事,它的身躯延绵八百尺,拥有吞噬整头大象的惊人力量。巴蛇在吞下大象,连骨头都不剩之后,需要三年的时间来消化,最终才会将骨头吐出,而这些骨头据说能够治愈腹内的疾病。屈原在《天问》中也有所提及:“巴蛇吞象,其巨无比。”以下是根据这个传说改编的故事:在密林深处,贫穷的猎人阿象偶然救了一条快要饿死的小蛇。阿象心怀慈悲,将小蛇带回家中,用心呵护。他在家中为小蛇搭建了温暖的栖息地,并寻找最合适的食物喂养它。在阿象的关爱下,小蛇日渐强壮,并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一次,阿象向小蛇倾诉自己的贫困,小蛇竟吐出了璀璨的珠宝,令阿象惊喜不已,意识到这条蛇可能是他命运转变的关键。阿象开始不断地向蛇索取财富,直至成为富翁。但是,阿象的贪婪无止境,他不断地索求更多。最终,当阿象再次提出无理的要求时,蛇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悲哀,随后张开巨口,将贪婪的阿象吞下。这个故事最终演变成了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也作“一蛇吞象”或“巴蛇吞象”。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巴蛇吞象相关的成语
与巴蛇吞象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