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
伤
fēng
风
bài
败
sú
俗
常用成语
四字成语
傷風敗俗
ㄕㄤ ㄈㄥ ㄅㄞˋ ㄙㄨˊ
SFBS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纣王以为妲己好意,岂知内藏伤风败俗之情,大坏纲常礼义之防。(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九回)
corrupt public morals
風俗(ふうぞく)をこわす
оказывать разлагающее действие на общество
<德>die guten Sitten verderben
不堪入目、不堪入耳、有伤风化
高风亮节、移风易俗、激浊扬清
出处
狃于奸究,败常乱俗,三细不宥。
-----·佚名·《尚书·君陈》
成语故事
唐代时,因为最高统治者亲眼看到农民是怎样起来把隋朝打垮的,因此在自己实施统治时,除了加强国家机器外,尤其要注意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化。佛教,受到了很大的重视。遇到国家的重要节日庆典,经常召儒、释、道三教讲论于殿、庭,也经常利用佛、道在街道上作通俗讲演。那时还调用国家的人力财力,帮助一些有成就的僧人到处建寺、度僧。可是,这种敬佛、尊佛的风气,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因此,极力反对佛教的流传。文学家韩愈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李纯把陕西凤翔法门寺的一块所谓佛骨迎入宫中供养。韩愈反对这种做法,并写了《论佛骨表》对宪宗提出了劝谏。表中说:大量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信佛的帝王没有什么好下场。现在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十分浪费财资。唐宪宗看了这个奏表,非常生气,并且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伤风败俗相关的成语
与伤风败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