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点头之交>

点头之交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diǎn

tóu

zhī

jiāo

点头之交

点头之交

拼音:diǎn tóu zhī jiāo

注音:ㄉ一ㄢˇ ㄊㄡˊ ㄓ ㄐ一ㄠ

词性: 成语

结构: (上下) (独体) (独体) (上下)

点头之交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点头之交diǎntóuzhījiāo

    (1) 和某人只有偶尔或疏远的客套关系的人

    nodding acquaintance;nodding acquaintance
  • 引证解释:

    ⒈ 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你在厂里究竟认识了多少人?’‘少说也有百儿八十,点头之交,那就数不清了。’”

  • 国语词典:

    泛泛之交。交情只止于相见时点头招呼而已。

    如:「我跟他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说不上交情。」

  • 网络解释:

    点头之交

  • 点头之交的意思是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 成语解释:

    解释: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少说也有百儿八十,点头之交,那就数不清了。”语法:点头之交作主语、宾语;指一面之缘。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王有龄跟他只是点头之交,也识不透他的身分。”英语:a nodding acquaintance < bowing acquaintance >日语:顔見知(かおみし)りの間柄(あいだがら)俄语:шáпочное знакóмство其他:<德>jn nur vom Grüβen kennen近义词:一面之交反义词:生死之交...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diǎn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jiàng)。听众点播。

    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 读音: tóu,tou
    [ tóu,to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读音: zhī
    [ zhī ]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 jiāo
    [ jiāo ]

    (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

    (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

    (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

    (4)(动)结交:~朋友。

    (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

    (6)(动)(人)性交:~媾|杂~。

    (7)(动)互相:~换|~流|~易|~谈。

    (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

    (9)(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