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兼而有之>

兼而有之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jiān

ér

yǒu

zhī

兼而有之

兼而有之

拼音:jiān ér yǒu zhī

注音:ㄐ一ㄢ ㄦˊ 一ㄡˇ ㄓ

词性: 动词

结构: (独体) (独体) (半包围) (独体)

兼而有之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兼而有之jiān’éryǒuzhī

    (1) 兼具或牵及相关两方或各方都具有

    以此与天下,天下也兼而有之。——《战国策》
    have both at the same time
  • 国语词典:

    同时具有。

  • 网络解释:

    兼而有之

  • 兼而有之 ,读音jiān ér yǒu zhī,汉语成语,是指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也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出自《墨子·法仪》。
  • 1、这座房子设计巧妙,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好的方面都兼而有之。
  • 2、父亲是财富,兄弟是安慰,朋友兼而有之。
  • 3、美貌和谦逊很难兼而有之。
  • 4、本来懦弱与勇猛是自相矛盾的,但他的个性竟然兼而有之,真是稀奇。
  • 5、他是人气、财气兼而有之,难怪能驰骋商场数十年。
  • 6、二者不可得兼指的是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 7、上帝说,你或者拥有欢乐,或者拥有权力,但你不能两者兼而有之。
  • 8、在他座前受教之人富贵寒素,兼而有之,并无差别,一时名重无两。
  • 9、中国的川菜驰名世界,色、香、味兼而有之。
  • 10、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我们要兼而有之,才能两条腿走路
...

字义分解

  • 读音: jiān
    [ jiān ]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读音: ér
    [ ér ]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读音: yǒu,yòu
    [ yǒu,yòu ]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读音: zhī
    [ zhī ]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