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龙尾>

龙尾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lóng

wěi

龙尾

龙尾

拼音:lóng wěi

注音:ㄌㄨㄥˊ ㄨㄟˇ

结构: (独体) (半包围)

龙尾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子鱼平原·高唐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鱼豢《魏略》:“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为龙头,为龙腹,为龙尾。”

    古国名。

    草名。乌蔹莓的别名。

    砚名。亦泛指砚。

    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 引证解释:

    ⒈ 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杜预注:“龙尾,尾星也。”
    汉张衡《天象赋》:“歷龙尾以及箕,跨北燕而在兹。”

    ⒉ 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

    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为龙头, 原为龙腹, 寧为龙尾。”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引《朱草衣诗》:“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
    王国维《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幸免仲叔累猪肝,颇觉幼安惭龙尾。”

    ⒊ 草名。乌蔹莓的别名。

    《尔雅·释草》“拔蘢葛” 晋郭璞注:“似葛,蔓生,有节, 江东呼为龙尾。”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乌蔹莓》:“俗名五爪龙, 江东呼龙尾。”

    ⒋ 砚名。亦泛指砚。

    宋苏轼《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清钱谦益《赠砚》诗:“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
    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取麟毫麝煤龙尾凤笺来。”

    ⒌ 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元欧阳玄《河防记》:“隄前置龙尾大埽,龙尾者,伐大树连梢繫之隄旁,随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⒍ 古国名。 南诏的别称。参见“南詔”。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或曰鹤拓 、曰龙尾 ……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

    ⒎ 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无锡西龙尾陵道者, 春申君初封吴所造也。”
    《隋书·酷吏传·崔弘度》:“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及破鄴城,迥窘迫升楼, 弘度直上龙尾追之。”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龙垂尾然,故曰龙尾。”

    ⒏ 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清钱谦益《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
    钱曾笺注:“宋敏求《长安志》:鐘楼鼓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 李上交《近事会元》:含元殿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 网络解释:

    龙尾

  • 龙尾镇是革命老区镇,位于蓝城区西部,总面积56.6平方公里。

字义分解

  • 读音: lóng
    [ lóng ]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读音: wěi,yǐ
    [ wěi,yǐ ]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