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尺的意思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
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⒈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 唐欧阳通号界尺曰“由準氏”。参见“由準氏”。
引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宗﹞又以柏为界尺,长数寸,谓之隔笔简。每御製或飞宸翰,则用以镇所临之纸。”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晏元宪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为沓……以铁界尺镇案上。”
清袁枚《新齐谐·坛响》:“生夜看书,见白衣人坐槛上,与之拱手。生用界尺打之,抚掌大笑而退。”
⒉ 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无云和尚﹞一日,忽登禪牀,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
划直线或镇纸的文具。
字义分解
(1)(名)界限:地~|边~|省~|国~|山西和陕西以黄河为~。
(2)(名)一定的范围:眼~|管~。
(3)(名)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文艺~|科学~|妇女~|各~人士。
(4)(名)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有机~。
(5)(名)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