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外辞>

外辞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wài

外辞

外辞

拼音:wài cí

注音:ㄨㄞˋ ㄘˊ

结构: (左右) (左右)

外辞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泛指显豁之辞。 2.对外的言词。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显豁之辞。

    《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
    锺文烝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

    ⒉ 对外的言词。

    《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唐孔颖达疏:“是在内从内辞,在外从外辞。”

  • 网络解释:

    外辞

  • 外辞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ài cí ,意思是泛指显豁之辞。

字义分解

  • 读音: wài
    [ wài ]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读音: cí
    [ cí ]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