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武纬的意思
文经武纬
(1) 原指北京人所种的一种菊花。比喻文武兼备,纵横驰骋
⒈ 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
引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空。”
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我国家文经武纬,天下大定。”
明张居正《贺圣寿节表》:“文经武纬,覲扬列圣之耿光。”
清龚自珍《皇朝硕辅颂》序:“自古平地成天之主,必有文经武纬之臣。”
⒉ 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称人在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唐.颜真卿〈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空。」《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也作「文经武略」。
字义分解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1)(名)织物上的横线。
(2)(名)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