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用一拃的距离来估计木板的长度,但总是不太准确。 
- 2. 奶奶用一拃一拃地量着布料,为我缝制新衣裳。 
- 3. 这块田地,爷爷用一拃长的树枝来做标记。 
- 4. 工匠师傅用一拃的尺寸,确定了木头的切割位置。 
- 5. 小明好奇地用一拃来测量课本的宽度。 
- 6. 妈妈教我用一拃来大概估计物体的尺寸,这很实用。 
- 7. 农民伯伯用一拃的间距,在地里播撒种子。 
- 8. 设计师用一拃的比例,画出了建筑的草图。 
- 9. 老木匠的一拃,就是他多年经验积累下的精准标尺。 
- 10. 姐姐用一拃的距离,在墙上画出了一道道标记。 
- 11. 裁缝用一拃的长度作为标准,裁剪着布匹。 
- 12. 渔夫用一拃的长度,来确定渔网的网眼大小。 
- 13. 那个孩子用一拃来形容他钓到的小鱼,显得特别得意。 
- 14. 建筑工人用一拃作为基准,砌着砖墙。 
- 15. 他说那颗星星只有一拃远,仿佛触手可及。 
- 16. 妈妈用一拃的距离,在面团上压出花纹。 
- 17. 他用一拃的距离,小心翼翼地在画纸上描绘。 
- 18. 猎人用一拃来衡量陷阱的大小,确保能够捕到猎物。 
- 19. 园丁用一拃的间隔,栽种着花苗。 
- 20. 她用一拃的距离,将珠子一颗颗串联起来。 
- 21. 古人经常用手拃一拃东西就知其长短,一拃大概是半尺,约17厘米。(出自[3]河北地质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征文) 
- 22. 那个小小的盆栽,花盆直径大约只有一拃。 
- 23. 老师教我们用一拃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 24. 他用一拃的距离,把照片整齐地贴在墙上。 
- 25. 她用一拃的距离,在蛋糕上裱着奶油花。 
- 26. 这块石头,他用一拃来形容它的大小。 
- 27. 他用一拃的距离,在纸上画出了一条直线。 
- 28. 奶奶用一拃一拃地丈量着房间,心里盘算着如何摆放家具。 
- 29. 他用一拃的间距,在书架上摆放书籍。 
- 30. 泥瓦匠用一拃的尺寸,来抹平墙面。 
- 31. 考古学家用一拃为单位,小心翼翼地发掘文物。 
- 32. 她用一拃的距离,把彩带系在礼物盒上。 
- 33. 他用一拃的尺寸,裁出了一张张小纸条。 
- 34. 佛像平面佛像从头顶到足跟底部的总高度为120指,即10拃。(出自[9]佛光耀彰:乐山大佛设计的象征意义与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