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之友 mò nì zhī yǒu
解释: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出处:《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语法:莫逆之友作宾语;指好朋友。英语:cup and can俄语:неразлучные друзья近义词:莫逆之交...牛口之下 niú kǒu zhī xià
解释:《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语法:牛口之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故明君勤于招贤……或举于牛口之下,而加之于群僚之上;或拔于桎梏之中,而任以社稷之重。晋·葛洪《抱朴子·名实》...囊中之物 náng zhōng zhī wù
解释:囊:有底的口袋。 喻稳稳到手或不用费力就可获得的物品。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的东西,办到的事。...牛角之歌 niú jiǎo zhī gē
解释: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出处: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语法:牛角之歌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夫牛角之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于传记。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犬马之诚 quǎn mǎ zhī chéng
解释: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语法:犬马之诚作宾语;用于自谦。示例:宋·文彦博《请继上奏封细陈事理》:“犬马之诚,坚于报主。”...犬马之疾 quǎn mǎ zhī jí
解释:谦称自己的疾病。出处: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语法:犬马之疾作宾语;指有病。示例:清·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足下书来久矣,有犬马之疾。”...犬马之决 quǎn mǎ zhī jué
解释:谓臣僚的果敢决断。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语法:犬马之决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犬马之力 quǎn mǎ zhī lì
解释: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语法:犬马之力作宾语;用于自谦。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我岳飞等今生不能补报,待转世来犬马之力罢!”英语:serve like a dog and a horse近义词:犬马之劳...犬马之养 quǎn mǎ zhī yǎng
解释:供养父母的谦辞。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语法:犬马之养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清·袁枚《随园随笔·诸经》:“臣早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语法:寒泉之思偏正式;作宾语;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示例: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千里之任 qiān lǐ zhī rèn
解释: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语法:千里之任作主语、宾语;指责任大。...一命之荣 yī mìng zhī róng
解释:谓受任一官的荣耀。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二·滁阳王奉祀官》:“后人不叨一命之荣。滁阳之祭,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语法:一命之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等看来,功名一道,岂惟科甲,便是一命之荣,苟非福德兼全,也就难望立得事业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弱冠之年 ruò guàn zhī nián
解释: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出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语法:弱冠之年作宾语;多用于男子。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6回:“到了弱冠之年,从了七八位有名大教习,学得一身武艺。”...失林之鸟 shī lín zhī niǎo
解释: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语法:失林之鸟作宾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穷池之鱼...及门之士 jí mén zhī shì
解释:及:到。旧泛指登门求教的弟子。出处:《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元史·许廉传》:“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一士之智 yī shì zhī zhì
解释:智: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形容有限的才智。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不羁之士 bù jī zhī shì
解释:羁:拘束;士:读书人。...山林之士 shān lín zhī shì
解释:旧时指山林中的隐士。出处:《庄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汉书·王吉传赞》:“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惠施之谋 huì shī zhī móu
解释: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语法:惠施之谋作主语、宾语;指要善于听取意见。...四时之气 sì shí zhī qì
解释: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语法:四时之气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是古之罪 shì gǔ zhī zuì
解释:是古:认为古代的事就是对的。指犯了推崇古代的罪过。即是古非今之罪。出处:《汉书·刘向传》附刘歆:“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减。”...是非之纪 shì fēi zhī jì
解释:纪:准则,法则。是非的准则。出处:《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受之无愧 shòu zhī wú kuì
解释: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语法:受之无愧作谓语、定语;用于奖励与荣誉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再跟他借几千两银子出来做本钱,那就受之无愧了。”英语:accept with a good conscience俄语:вполне заслуживать其他:<拉>bene meritus近义词:当之无愧、心安理得反义词:受之有愧...首善之地 shǒu shàn zhī dì
解释: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出处:《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语法:首善之地作主语、宾语;指首都。示例:学校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从出,非行法之所。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英语:the model for all places近义词:首善之区...首善之城 shǒu shàn zhī chéng
解释:最好的地方,指首都。...书生之见 shū shēng zhī jiàn
解释:指书呆子的见解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语法:书生之见作宾语;指不切合实际的见解。示例:此人书读的很多,但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偏于书生之见,不切实际。英语:impractical view of a bookish person俄语:кабинетное суждение其他:<德>pedantische Auffassung...上驷之才 shàng sì zhī cái
解释: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出处:《史记·孙子传》:“今以君下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难素之学 nán sù zhī xué
解释:难:《难经》;素:《素问》。 原指研究《难经》和《素问》。后用作医书的代称。出处:《金史·张丛正传》:“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井蛙之见 jǐng wā zhī jiàn
解释: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出处:《弘明集 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妾抑大猷。”语法:井蛙之见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罗国志、刘迪华《黑水魂》:“小侄只是一个边陲小吏,不免有井蛙之见,说出来恐怕要贻笑大方。英语:tunnel vision近义词:眼光浅短、井底之蛙、管中窥豹、以蠡测海、瓮天之见、坐井观天、一孔之见、一知半解、目光如豆、鼠目寸光、孤陋寡闻反义词:见闻广博、高瞻远瞩、博古通今、见多识广...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解释: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语法:井底之蛙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英语:a person of narrow view日语:井戸の中の蛙(かわず)俄语:близорукий человек其他:<法>esprit borné...玩于股掌之上 wán yú gǔ zhǎng zhī shàng
解释:玩:玩弄;股:大腿;掌:手掌。玩弄于大腿和手掌上。指轻易地把人操纵在手里任意摆布。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无妄之祸 wú wàng zhī huò
解释: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 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语法:无妄之祸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君不幸得无妄之祸,闻之太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神女》英语:an undeserved ill turn近义词:毋妄之祸反义词:无妄之福...素王之业 sù wáng zhī yè
解释: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千乘之王 qiān shèng zhī wáng
解释:千:极言其多。指天子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语法:千乘之王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天子。英语:emperor近义词:孤家寡人...三九之位 sān jiǔ zhī wèi
解释: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出处:《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践祚以来,勤心众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违心之言 wéi xīn zhī yán
解释: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语法:违心之言作宾语;指不是真话。示例:迫于他的压力,我只好说违心之言了英语:assertion against one's own conscience日语:心ならずも言(い)う言葉(ことば)俄语:говорить не то,что сам думает近义词:违心之论...一镬之味 yī huò zhī wèi
解释: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解释: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出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语法: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近义词: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畏而爱之 wèi ér ài zhī
解释:畏:惧怕。指又怕又爱。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畏之如虎 wèi zhī rú hǔ
解释:畏:害怕。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人很威严或凶狠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渐人畏之如虎。”语法:畏之如虎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张飞过于凶狠,部下对他畏之如虎反义词:和蔼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