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luò

jué

络绎不绝

成语意思

    • 解释: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 语法:

      络绎不绝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 英语:

      in an endless stream

    • 日语:

      引っきりなしに行き来している,人馬らくえきとして絶えず

    • 俄语:

      непрерывно<беспрерывно>

    • 其他:

      <德>dicht aufeinanderfolgend<法>se suivre sans interruption

    • 近义词:

      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纷至沓来、继续不停、接踵而至、接踵而来、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接连不断、骆驿不绝

    • 反义词:

      七零八落、门可罗雀、门庭冷落、寥寥无几

出处

    (臣)连年被疾,为朝廷忧念。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强,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

    -----东汉·刘强·《临命上疏》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后汉书·郭伋传》:“到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后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宏、吴等党与闻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骆驿不绝。”   公元28年,郭伋中山太守,第二年,转为渔阳太守。渔阳在遭受王莽之乱后,社会混乱,贼寇横行。郭伋到任,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打击元凶、瓦解贼众,于是渔阳郡内的盗贼销声匿迹了。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侵扰渔阳郡界,边境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郭伋训练兵马,设下攻守的计策,匈奴闻风丧胆,从此不敢再来挑衅,广大民众得以安居乐业。郭伋上任五年来,渔阳郡稳定有序,人丁兴旺。后来,颍川郡内盗贼群起,民不聊生。公元33年,朝廷征拜郭伋为颍川太守。临行时,光武帝召见郭伋,慰劳他说:“你是一个贤能太守,此去山高路险,请多保重。”   郭伋到达颍川郡后,用德行安抚山贼,阳夏的赵宏、襄城的召吴等数百人都放下武器投降,郭伋就自作主张把他们全部放回家乡务农。郭伋擅自释放降贼,按照惯例是有罪的。因此他自行上书皇帝,奏报自己擅作主张的过失。光武帝非常造成他的降贼策略,不追究他的责任。后来,赵宏、召吴等人的同伙闻听郭伋的威望与信誉后。他们远自江南,或者从幽、冀之地赶来不约而同地向郭伋投降,一时间,投降的人马络绎不绝。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luò,lào
    luòlào1.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2.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3.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4.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1.
  • 读音:yì
    (动)〈书〉抽出或理出事物的头绪来:寻~|演~|抽~。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jué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

与络绎不绝相关的成语

与络绎不绝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