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diào

mín

zuì

吊民伐罪

成语意思

    • 解释: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 出处:

      《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 语法:

      吊民伐罪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 示例:

      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 英语:

      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

    • 近义词:

      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 反义词:

      犯上作乱

出处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成语故事

    商代以前,天下众多诸侯互相征伐,残杀无辜百姓,百姓非常痛恨他们。后来商汤顺从民意,进行征讨。汤向东征伐,西边蛮夷人就抱怨他为什么不来拯救他们;汤向南面征伐,北边的狄人就抱怨他不来拯救他们。百姓象大旱盼望下雨那样等待着汤的队伍来临。汤的队伍一到那里,市上做生意的照常营业,田里耕作的人一点不受惊扰。他们出征是为了诛杀暴虐,拯救百姓,所以老百姓看到他们雄纠纠的队伍开来, 就象下了场及时雨那样心里非常喜悦。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diào
    (1)(动)悼念死者或慰问其家人、团体。(2)(动)悬挂:~起来。(3)(动)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下来。(4)(量)钱币单位;一吊等于一千文。
  • 读音: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
  • 读音:fá
    (1)(动)砍:~树。(2)(动)攻打:讨~。
  • 读音:zuì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2)(动)过失:归~于人。(3)(形)苦难;痛苦;受~。(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

与吊民伐罪相关的成语

与吊民伐罪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