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ǒu

yán

huān

握手言欢

成语意思

    • 解释: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 语法:

      握手言欢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 示例:

      文于去年北上,与公握手言欢,闻公谆谆以国家与人民为念,以一日在职为苦。(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八回)

    • 英语:

      give us/me your fist

    • 日语:

      手(て)をとって談笑(だんしょう)する

    • 俄语:

      рáдостно пожимáть руку<подавáть руку друг другу>

    • 近义词:

      重归于好

    • 反义词:

      不欢而散、一决雌雄

出处

    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

成语故事

    该成语源自《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故事是这样的:王莽篡汉后,极力压迫百姓,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通得知下江、新市起兵,南阳动乱的消息后,派遣儿子李轶去迎接在宛县躲避官吏追捕的刘秀。李通与刘秀的会面非常愉快,两人握手言欢,共谋大事。李通让刘秀和李轶回到舂陵,以便派兵呼应,并派堂兄之子李季到长安,将这件事告诉父亲李守。自己则在武试的日子劫走了南阳郡的长官,这样就可以号召民众。不料,李季在途中病逝,李守察觉情况不妙,匆忙逃走。王莽得知后,将李守抓捕入狱。这时,李通起兵的消息传来,王莽大怒,将李守及其在长安的家人全部杀死。后来,刘秀的军队集结,李通与刘秀、李轶相遇,共同攻破南阳郡。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李通尽责尽力,辅佐朝政。成语“握手极欢”便源于此,用于形容原本有矛盾冲突的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的情形。该成语也被称作“握手言欢”。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wò
    (动)攥在手里;用手拿或抓:~手|把~。
  • 读音: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动)拿着:人~一册。(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4)(形)亲手:~抄。(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6)(名)擅长某种
  • 读音:yán
    (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
  • 读音:huān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

与握手言欢相关的成语

与握手言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