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wáng

shě

niú

齐王舍牛

成语意思

    • 解释: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语法:

      齐王舍牛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示例:

      联祇膺灵命,抚遂群生,言念亭育,无忘鉴眛。殷帝去网,庶踵前修;齐王舍牛,实符本志。唐·高祖《禁行刑屠杀诏》

出处

    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看到有人牵一头牛从堂前走过,便问要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人回答说:“将要杀掉它用来祭钟。”齐宣王说:“我不忍心看到牛被杀时发抖的样子,还是用一只羊来代替牛吧。”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í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 中国周代
  • 读音:wáng,wàng
    wáng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
  • 读音:shě,shè
    shěshè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
  • 读音:niú
    [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2.星名,二十八宿

与齐王舍牛相关的成语

与齐王舍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