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làn

zhǐ

zhǎng

烂如指掌

成语意思

  • 解释: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 语法:

    烂如指掌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

出处

    水利兵农,烂如指掌。

    -----明末清初·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九四·福建道监察御史周宗建授文林郎·父辑符》

成语故事

    在古代,帝王们为表达对祖先的崇敬,纷纷建立始祖庙,庙中依照祖先的等级名分设立灵位。每当重要的节日或庆典,帝王们都会亲自进庙祭祖,以祈求祖先的庇护,这种仪式被尊称为“啰”。然而,对于这一庄重而古老的礼仪,许多人却知之甚少,因此纷纷向孔子请教。孔子在听闻询问后,仔细审视了鲁国宗庙的灵位配祀顺序,发现它与他所主张的周礼理论并不相符,名实不符,这让他深感忧虑。因此,当被问及啰礼的细节时,他并未直接作答,而是轻轻地指向自己的手掌,说:“对于真正了解啰礼的人来说,治理国家就如同将事物放在这里一样,了如指掌。”孔子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并遵循周礼的人,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而啰礼作为周礼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论语·八佾》中详细记录了这段对话,孔子的话:“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人们引用的经典。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这句话逐渐演化为一个成语——“了如指掌”,或者称为“如指诸掌”、“烂如指掌”等,用来形容对某一事物或情况了解得非常透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周礼的深刻理解和重视,也表达了他对治国之道的独到见解。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làn
    (1)(形)某些固体物质组织破坏或水分增加后松软;熟透(2)(形)腐烂:~梨可以做酒。(3)(形)破碎;破烂:~纸|破铜~铁|衣服穿~了。(4)(形)头绪乱:一本~帐|~摊子。
  • 读音:rú
    [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4. 到,往:如厕。5. 假若,假设:如
  • 读音:zhǐ
    (1)(名)手指。(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4)(动)(头发)直立
  • 读音:zhǎng
    (1)(动)手心;手掌(2)(动)用手掌打:~嘴。(3)(动)掌管;掌握:~舵|~权。(4)(名)某些动物的脚掌:熊~|鸭~。(5)(名)马蹄铁。(6)(名)(~儿)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或橡胶

与烂如指掌相关的成语

与烂如指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