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簪花>

簪花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zān

huā

簪花

簪花

拼音:zān huā

注音:ㄗㄢ ㄏㄨㄚ

结构: (上中下) (上下)

簪花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谓插花于冠。 2.犹戴花。 3.古代书体的一种。
  • 引证解释:

    ⒈ 谓插花于冠。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

    ⒉ 犹戴花。

    清赵翼《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⒊ 古代书体的一种。参见“簪花格”。

    明王彦泓《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江令诗才犹剩锦, 卫娘书格是簪花。”
    清钱谦益《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

  • 国语词典:

    插花于冠。

  • 网络解释:

    簪花

  •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因而美。除了鲜花以外,有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古时喜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况。近代在天津杨柳青、蘇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都有簪花妇女的形象。近代新娘亦常有簪花于发的装扮,但不限于鲜花,也有用绢花。至今蘇南水乡妇女仍喜簪绢花。北京绢花、大庄村绢花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 1、小巧清秀的字体,犹如美女簪花,却又隐约带着一股诸葛若兰的娇蛮之气。
  • 2、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 3、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如美女簪花,深得书法精髓。
  • 4、看我头戴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 5、也曾打马垂杨踏前路,也曾簪花画眉佳人首。
...

字义分解

  • 读音: zān
    [ zān ]

    (1)(名)(~子、~儿)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子|扁~。

    (2)(动)插在头发上:~花。

  • 读音: huā
    [ huā ]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