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窃簪之臣>

窃簪之臣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qiè

zān

zhī

chén

窃簪之臣

窃簪之臣

拼音:qiè zān zhī chén

注音:ㄑ一ㄝˋ ㄗㄢ ㄓ ㄔㄣˊ

词性: 成语

结构: (上下) (上中下) (独体) (独体)

窃簪之臣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春秋时﹐楚国一善于偷窃者为楚将子发所礼遇。后齐师伐楚﹐子发兵败。善偷者乃行其技﹐递次窃得齐将军之帱帐﹑枕及簪。子发逐一使人归还﹐齐师大骇﹐恐楚人取其头﹐乃还师而去。见《淮南子.道应训》。后用为典实。
  •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 楚国一善于偷窃者为楚将子发所礼遇。后齐师伐楚,子发兵败。善偷者乃行其技,递次窃得齐将军之幬帐、枕及簪。 子发逐一使人归还, 齐师大骇,恐楚人取其头,乃还师而去。见《淮南子·道应训》。后用为典实。

    汉王充《论衡·逢遇》:“或无伎,妄以姦巧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 国语词典:

    齐军入侵楚国时,楚国子发门下有善于偷窃者,连续三夜潜入齐军营地,依次将齐国将领的帷幕、枕头、发簪偷走而无人发觉。子发一一归还齐将,以警示对方楚国有能人,可暗取齐将首级。齐师大惊退兵,楚国因此而解危。见《淮南子.道应》。后比喻有小技可解一时危难的人。

  • 网络解释:

    窃簪之臣

  • 比喻有一小技可解危难者。出自 汉·王充《论衡·逢遇》。有些人在团队里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在关键时刻就能大显身手,成为窃簪之臣。
  • 成语解释:

    解释:簪:簪子。比喻拥有一种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难的人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语法:窃簪之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 读音: qiè
    [ qiè ]

    (1)(动)偷:行~|~案。

    (2)(副)偷偷地:~笑|~听。

    (3)(代)〈书〉谦指自己(意见):~以为不可。

  • 读音: zān
    [ zān ]

    (1)(名)(~子、~儿)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子|扁~。

    (2)(动)插在头发上:~花。

  • 读音: zhī
    [ zhī ]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 chén
    [ chén ]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