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同实 yì míng tóng shí
解释:名称不同,实质一样。出处:《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语法:异名同实作宾语、定语;指同样的实质。...同室操戈 tóng shì cāo gē
解释: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语法:同室操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清 江藩《宋学渊源记序》卷上)英语:internal strife日语:仲間割(なかまわ)れする,内輪(うちわ)もめをする,内部争(ないぶあらそ)いをする俄语:внутренний раздор<междоусобица>其他:<德>Brüder kreuzen die Schwerter<法>luttes intestines近义词:相煎何急、自相残杀、煮荳燃萁、兄弟阋墙、同床异梦、自相鱼肉、分崩离析、煮豆燃萁、祸起萧墙反义词:同仇敌忾、同心协力、共御外侮、和衷共济、同气连枝、同舟共济...泾渭同流 jīng wèi tóng liú
解释:泾渭:泾水、渭水。比喻是非、好坏不分出处:唐·王勃《上刘右相书》:“夫岂知世终异数,泾渭同流。”语法:泾渭同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好坏是非不分。近义词:泾渭不分反义词:泾渭分明...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解释: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语法:大同小异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示例:现在许多武打影片,其内容都是大同小异。英语:differ only in small points日语:大同小異(だいどうしょうい)俄语:почти пóлное схóдство其他:<德>im froβen und ganzen gleich<法>semblable à quelques nuances près,à peu de chose près近义词:一模一样、神肖酷似、伯仲之间反义词:迥然不同、大相径庭、云泥之别、天悬地隔、天差地别、天壤之别、天渊之别、判若天渊...非同小可 fēi tóng xiǎo kě
解释: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出处: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语法:非同小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事关重大。示例:进了郑家门,这一惊非同小可,只见郑老爹两眼哭得通红。(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英语:be not usual日语:ただごとではない俄语:дéло нешуточное其他:<德>keine Bagatelle<法>c'est loin d'être une vétille近义词:非同寻常、非同一般、生死攸关、人命关天反义词:区区小事、无足轻重、等闲视之、细枝末节、不过尔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解释: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语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复句式;作分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觉得唯一的办法是自己来寻一条生路。”英语:Everybody feels the same about this....花样不同 huā yàng bù tóng
解释:指丝织品的式样花色各不相同出处:唐·卢言《卢氏杂说》...同业相仇 tóng yè xiāng chóu
解释: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护,同业相仇。”语法:同业相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英语:One potter envies another.近义词:文人相轻...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yǔ wáng guó tóng shì zhě,bù kě cún yě
解释:与已经灭亡的国家具有相同情形的国家,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出处:《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yǔ sǐ rén tóng bìng zhě,bù kě shēng yě
解释:与死人患有相同疾病的人,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出处:《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同道相益 tóng dào xiāng yì
解释:相:互相;益:有益。 有共同志趣的人在一起,可以相互得到帮助。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异口同音 yì kǒu tóng yīn
解释: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语法:异口同音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示例:鲁迅《徘徨·长明灯》:“‘那自然!’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英语:all in a breath俄语:единодушно近义词:异口同声...一口同音 yī kǒu tóng yīn
解释:犹言众口一词。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语法:一口同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示例:这时又围上许多战士,一口同音说:‘谁说不是?我们永远忘不了你。’杨朔《锦绣山河》上篇七近义词:一口同声、异口同声反义词:人多口杂、众说纷纭...众啄同音 zhòng zhuó tóng yīn
解释: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众啄同音。”语法:众啄同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众口同声、众口一辞...同声之应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解释: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处: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语法:同声之应作宾语;指意气相投。近义词:同声相应...同声相应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解释: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处:《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语法:同声相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英语:Like attracts like.近义词:意气相投、情投意合、山鸣谷应反义词:格格不入...永结同心 yǒng jié tóng xīn
解释:永结同心作为一种祝福语用在婚姻生活里,表达夫妻关系和谐,相濡以沫,家庭和睦。也用来祝福新婚的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百年好合。这道菜也正是表达了夫妻双方永远心意相通、心心相连、互相理解、相依相偎。示例:他俩结婚了,我衷心的祝福他们能够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同舟遇风 tóng zhōu yù fēng
解释:比喻同遭逆境。出处: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语法:同舟遇风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异口同韵 yì kǒu tóng yùn
解释: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语法:异口同韵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近义词:异口同声、异口同音、异口同辞...乍同乍异 zhà tóng zhà yì
解释:乍:忽然;同:一样;异:不同。一会同意,一会不同意,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出处:《鬼谷子·飞坩》:“其说辞也,乍同乍异。”语法:乍同乍异作谓语;指态度无常。近义词:反复无常...同明相照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解释: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语法:同明相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同明相照,同气相求,何其翕应若此!”...芝艾同焚 zhī ài tóng fén
解释: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出处:《宋书·沈攸之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敌,何陈能坚?……芝艾同焚,悔将何及!”语法:芝艾同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芝艾俱焚、芝艾共焚、芝艾并焚...同志合道 tóng zhì hé dào
解释: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出处: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语法:同志合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志趣相投的人。英语:have a common goal近义词:志同道合...同谘合谋 tóng zī hé móu
解释:共同商量谋划。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情同羊左 qíng tóng yáng zuǒ
解释: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语法:情同羊左作谓语、定语;指感情深厚。近义词:情同手足...同然一辞 tóng rán yī cí
解释: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出处: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语法:同然一辞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李贽《答刘晋川书》:“何乃同然一辞,效儿女故态也。”近义词: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小异大同 xiǎo yì dà tóng
解释: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出处: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语法:小异大同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示例: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英语:about the same近义词:大同小异...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解释: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语法:异口同声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示例: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英语:speak with one voice日语:異口同音(いくどうおん)俄语: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其他:<德>wie aus einem Mund<法>unanimement近义词: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如出一口反义词:众说纷纭、大相径庭、莫衷一是...与受同科 yǔ shòu tóng kē
解释: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语法:与受同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凡赃私的银,是与受同科的,他怎敢闹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解释:和大家不一样。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语法:与众不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出色。示例:从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中,看出他很聪明。英语:out of the ordinary俄语:в отличие от других<не в пример другим>其他:<德>sich von allen anderen unterscheiden<法>se distinguer des au res...大同境域 dà tóng jìng yù
解释:大同:所有地方都这样。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语法:大同境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英语:the realm of Great Harmony近义词:共产主义...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jiān tóng guǐ yù,xíng ruò hú shǔ
解释: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同源异流 tóng yuán yì liú
解释: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出处: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语法:同源异流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异流。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近义词:同源异派...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解释: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出处: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语法:风雨同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英语:in the same stormtossed boat日语:困難を共(とも)にきりぬく俄语:жить однóй судбóй其他:<德>mit jm gemeinsam in einem Boot fahren近义词:同舟共济、休戚相关反义词:过河拆桥、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同床异梦、分崩离析、各奔前程...胡越同舟 hú yuè tóng zhōu
解释: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出处:语出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语法:胡越同舟作宾语、定语;指共患难。示例:双方务念兄弟急难之情,感胡越同舟之谊,屏除意气,宏济艰屯。《“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近义词:吴越同舟...同舟敌国 tóng zhōu dí guó
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语法:同舟敌国作宾语、定语;指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示例: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同舟敌国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近义词:舟中敌国...敌忾同仇 dí kài tóng chóu
解释: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处:《诗经 秦风 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语法:敌忾同仇联合式;作谓语;指一致痛恨敌人。示例:郭沫若《南京印象》十四:“十年抗战,共赋《天衣》,敌忾同仇,卒致胜利,而今却成为追忆了。”英语: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近义词:同仇敌忾...同仇敌忾 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处:《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语法:同仇敌忾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示例: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英语: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日语:共通 (きょうつう)の敵にはげしい憤 (いきどお)りをいだく俄语:охвáченный ненавистью к общему врагу其他:<德>im Haβ gegen den Feind vereint sein<法>nourrir la plus grande haine contre l'ennemi commun近义词:同仇敌慨、戮力同心、合力攻敌、群威群胆、敌忾同仇反义词:卖国求荣、屈膝投降、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自相残害、众叛亲离、亲痛仇快、孤军奋战...同心敌忾 tóng xīn dí kài
解释: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语法:同心敌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国会为治本外交之本》:“是故政府之对国民也,当公听并观,以收同心敌忾,而不可过事猜防。”近义词:同仇敌忾...六亲同运 liù qīn tóng yùn
解释:亲族、亲戚都有共同的命运。 指亲族和亲戚们的遭遇相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八回:“真真是六亲同运!薛家是这样了,姨太太守著薛蝌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