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解释: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出处:《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语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简朴的生活。示例:席匠铺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按节令耕种收打,按政策交售爱国粮,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花城》1981年第6期 ...柔而不犯 róu ér bù fàn
解释: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出处:《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语法:柔而不犯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等。 ...扫地而尽 sǎo dì ér jìn
解释: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 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精神气概等丧失殆尽。出处:宋·欧阳修《范文度模本兰亭序三首》其二:“自唐末干戈之乱,儒学文章,扫地而尽。” ...生而知之 shēng ér zhī zhī
解释: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语法:生而知之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能。示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顺时而动 shùn shí ér dòng
解释:顺应时势而行动。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语法:顺时而动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说说而已 shuō shuō ér yǐ
解释:非实质性的事物,空谈,闲谈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二回:“但是僚友必要耻笑于我,只好说说而已的了。”语法:说说而已作宾语;指空谈。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9章:“他原来以为胡永合不过说说而已,没料到他却这样认真!” ...死而无悔 sǐ ér wú huǐ
解释: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语法:死而无悔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坚决。示例: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死而无悔,不知是何居心也!” ...死而无怨 sǐ ér wú yuàn
解释: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语法:死而无怨作谓语;指死而无悔。示例:求大人请臬台大人升一升冠,露一露头部,倘没有受伤痕迹,小人死而无怨。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 ...随遇而安 suí yù ér ān
解释: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语法:随遇而安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 ...泰而不骄 tài ér bù jiāo
解释: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为态度安详舒泰却不骄傲。 ...贪而无信 tān ér wú xìn
解释: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出处: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语法:贪而无信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楚王为人,贪而无信。” ...堂而皇之 táng ér huáng zhī
解释: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语法:堂而皇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叶圣陶《四三集·一个练习生》:“现在这时代,劳动做工是堂而皇之的了。” ...陶然而醉 táo rán ér zuì
解释:形容酣畅淋漓地醉饮出处:《九日登望仙台》 ...听而不闻 tīng ér bù wén
解释: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语法:听而不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推而广之 tuī ér guǎng zhī
解释: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语法:推而广之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推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灭。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 ...脱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解释: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出处: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语法:脱口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加思索地说话。示例: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脱颖而出 tuō yǐng ér chū
解释: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语法:脱颖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 ...外君子而中小人 wài jūn zǐ ér zhōng xiǎo rén
解释:外:表面;中:中间,里边,引申为实际。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似你这等人,外君子而中小人,貌人形而心禽兽,即当和你绝交矣。” ...望风而靡 wàng fēng ér mǐ
解释: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出处:《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唐·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是以乡里长幼,望风而靡;邦国贤豪,闻名而悦服。”语法:望风而靡作谓语、定语;指不堪一击。示例:将士望风而靡,三四十万军马不剩得一二。明·邵璨《香囊记·败兀》 ...望风而逃 wàng fēng ér táo
解释: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风:风声;气势。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曹操以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语法:望风而逃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汝、颖、光、黄等处,有土寇王善作乱,聚兵五十万,抢掠子女玉帛,杀人放火,甚是猖獗,官兵望风而逃。(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 ...娓娓而谈 wěi wěi ér tán
解释: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语法:娓娓而谈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相视而笑 xiāng shì ér xiào
解释: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语法:相视而笑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钱钟书《围城》:“两人屈指算了一下,相视而笑。凤仪是老实人,吓得目瞪口呆。” ...悬悬而望 xuán xuán ér wàng
解释: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语法:悬悬而望作谓语、定语;指期待。示例:每次出门,妈妈都在家悬悬而望,等我归来。 ...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语法:学而不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谑而不虐 xuè ér bù nüè
解释: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出处:《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语法:谑而不虐作谓语、定语;指人幽默。示例:梁实秋《聋》:“大概是谑而不虐,无伤大雅的。”反义词:谑近于虐 ...引而不发 yǐn ér bù fā
解释:引:拉引;发:射箭。拉长了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语法:引而不发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迎刃而理 yíng rèn ér lǐ
解释: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出处:清 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语法:迎刃而理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很顺利。 ...应弦而倒 yìng xián ér dǎo
解释: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语法:应弦而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杨济传》:“猛兽突出,帝命王济射之,应弦而倒。” ...尤而效之 yóu ér xiào zhī
解释:谓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语法:尤而效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露布》:“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大。” ...鱼贯而出 yú guàn ér chū
解释: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语法:鱼贯而出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然后叫一众搭客,十个一起的,鱼贯而出。” ...凿坯而遁 záo pī ér dùn
解释:见“凿坏以遁”。 ...择肥而噬 zé féi ér shì
解释: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语法:择肥而噬作谓语;指有选择地吃。 ...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解释: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语法:择善而从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老舍《张自忠 剧中重要人物说明》) ...择善而行 zé shàn ér xíng
解释: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出处: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语法:择善而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瞿昙何如磁六师?择善而行应好事。” ...择主而事 zé zhǔ ér shì
解释: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语法:择主而事作谓语;指择业。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7回:“徒死无益,何若择主而事。” ...择地而蹈 zé dì ér dǎo
解释: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语法:择地而蹈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学生定要择地而蹈,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 ...择邻而居 zé lín ér jū
解释: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出处: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语法:择邻而居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折而族之 zhé ér zú zhī
解释: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中道而废 zhōng dào ér fèi
解释: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语法:中道而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中道而废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卓而出群 zhuó ér chū qún
解释: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