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而言之 jí ér yán zhī
解释: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出处: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语法:极而言之紧缩式;作宾语、分句;指把话说到头。示例: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说这个话是极而言之,把问题讲透。”反义词:藏头露尾 ...见机而行 jiàn jī ér xíng
解释: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语法:见机而行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大家灵活些,到时候见机而行。 ...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解释: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语法:竭泽而渔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结绳而治 jié shéng ér zhì
解释: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出处:《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语法:结绳而治作谓语、宾语;指原始管理方法。示例: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解释: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语法: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恭敬谨慎。示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卷席而葬 juǎn xí ér zàng
解释: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语法:卷席而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卷席而居 juàn xí ér jū
解释: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出处:唐·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语法:卷席而居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崛地而起 jué dì ér qǐ
解释: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 ...绝裾而去 jué jū ér qù
解释: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语法:绝裾而去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示例: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聂政》) ...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侃侃而言 kǎn kǎn ér yán
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 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语法:侃侃而言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示例:是以老夫侃侃而言,使足下怏怏而别。(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可望而不可及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解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出处: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语法:可望而不可及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我们不想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口惠而实不至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语法:口惠而实不至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乐而不厌 lè ér bù yàn
解释:喜爱而不厌倦。出处: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语法:乐而不厌作谓语;用于人或物。 ...乐而不淫 lè ér bù yín
解释:快乐而不放荡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语法:乐而不淫偏正式;作谓语;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示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忿而不戾,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 ...乐而不荒 lè ér bù huāng
解释:同“乐而不淫”。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语法:乐而不荒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夫乐而不荒,忧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颐养精神,致之无疆。” ...乐而忘死 lè ér wàng sǐ
解释: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语法:乐而忘死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量力而行 liàng lì ér xíng
解释: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语法:量力而行偏正式;作谓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示例:只有量力而行,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
解释: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出处:《孔子家语 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语法:列鼎而食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示例:今日个列鼎而食,煞强如淡饭黄齑。(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临事而惧 lín shì ér jù
解释: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语法:临事而惧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示例: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反义词:临难不惧、暴虎冯河 ...落荒而逃 luò huāng ér táo
解释: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语法:落荒而逃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落荒而逃,损失惨重。 ...没而不朽 méi ér bù xiǔ
解释: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出处: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语法:没而不朽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或功绩等。 ...扪虱而言 mén shī ér yán
解释: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语法:扪虱而言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迷而不返 mí ér bù fǎn
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语法:迷而不返作谓语、宾语;指知错不改。示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程晓传》:“况奸回暴露,而复不罢,是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 ...迷而知返 mí ér zhī fǎn
解释: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出处:《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语法:迷而知返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 ...苗而不秀 miáo ér bù xiù
解释: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语法:苗而不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示例: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郭沫若《玉簪花》)反义词:开花结果 ...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语法:鸣鼓而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鸣琴而治 míng qín ér zhì
解释: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出处:《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语法:鸣琴而治作谓语、定语;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涅而不缁 niè ér bù zī
解释: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语法:涅而不缁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义孙可谓岁寒不凋,涅而不缁者矣。(《晋书 刘曜载记》) ...涅而不淄 niè ér bù zī
解释:见“涅而不缁”。出处: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语法:涅而不淄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泥而不滓 ní ér bù zǐ
解释: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语法:泥而不滓作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 ...贫而乐道 pín ér lè dào
解释: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出处:《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语法:贫而乐道作谓语;指安贫乐道。 ...贫而无谄 pín ér wú chǎn
解释:谓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语法:贫而无谄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示例:元·柯丹邱《荆钗记·分别》:“自古道贫而无谄,肯贪荣忘恩失义、附热趋炎?”反义词:攀龙附凤 ...平心而论 píng xīn ér lùn
解释: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语法:平心而论偏正式;作分句;表示公正。示例: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司文郎》) ...强而示弱 qiáng ér shì ruò
解释: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出处:明·刘伯温《百战奇略·强战》 ...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解释: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语法:翘足而待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很快就能实现。示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后汉书 陈球传》) ...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解释: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法:锲而不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群而不党 qún ér bù dǎng
解释: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语法:群而不党作谓语、定语;指不结私党。示例: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歧国杜公墓志铭》:“公所枢极,喜士容物,群而不党。”反义词:结党营私 ...群起而攻之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解释: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语法:群起而攻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他这是咎由自取。 ...染化而迁 rǎn huà ér qiān
解释:因为感受到教化而发生变化。出处: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是以妖灾因衅而作,民俗染化而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