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癸之呼 gēng guǐ zhī hū
解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出处:《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语法:庚癸之呼作宾语;指向人告贷求助。示例: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偫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 ...公之于众 gōng zhī yú zhòng
解释: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语法:公之于众作谓语;用于事情等。示例:孙犁《谈通俗文学》:“从不法商店拉出那些录音录像,公之于众,然后才相信确有精神污染。” ...狗吠之惊 gǒu fèi zhī jīng
解释:谓小惊忧。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语法:狗吠之惊作宾语;比喻小的惊吓。示例:你不至于被这狗吠之惊所吓倒吧。 ...瓜李之嫌 guā lǐ zhī xián
解释: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语法:瓜李之嫌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于嫌疑的境地。示例: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贯鱼之次 guàn yú zhī cì
解释: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出处:《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语法:贯鱼之次作宾语;指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贯鱼之序 guàn yú zhī xù
解释:见“贯鱼之次”。 ...桂玉之地 guì yù zhī dì
解释:指京师。出处:宋·戴埴《鼠璞·桂玉》:“马存字长游,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语法:桂玉之地作主语、宾语;指京师。 ...过江之鲫 guò jiāng zhī jì
解释: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出处: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语法:过江之鲫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多而纷乱。示例:孙犁《小说杂谈》:“比这部书淫秽得多的书,明清以来,如过江之鲫。” ...汗马之功 hàn mǎ zhī gōng
解释:谓战功。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语法:汗马之功作宾语;指功劳大。示例:倘效玄宗幸金牛之道,岂无诸将立汗马之功。清·孙枝蔚《甲申述忧》诗序 ...好生之德 hào shēng zhī dé
解释: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出处:《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语法:好生之德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赵家奶奶平常烧香拜佛,信奉好生之德,只要看见邻家杀鸡,也会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 ...好事之徒 hào shì zhī tú
解释: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出处:《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语法:好事之徒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指喜欢多事的人。示例:可是中国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 ...河梁之谊 hé liáng zhī yì
解释: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出处: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语法:河梁之谊作宾语;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示例:匆匆言别,未及接杯酒不实之欢,并不得展河梁之谊,深以为愧!(清 归庄《与朱宗远书》) ...鹤鸣之士 hè míng zhī shì
解释: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出处:《周易 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语法:鹤鸣之士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示例:惟陛下慎经典之诫,图变复之道。斥远佞巧之臣,速征鹤鸣之士。(《后汉书 杨赐传》) ...横草之功 héng cǎo zhī gōng
解释:横草:把草踩倒。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比喻轻微的功劳。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无横草之功,得到宿卫,食禄五年。”语法:横草之功作主语、宾语;指小功。示例:这横草之功算不了什么 ...后进之秀 hòu jìn zhī xiù
解释:犹言后起之秀。出处:《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语法:后进之秀作主语、宾语;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示例:遵义曹兴蕲,宪政会后进之秀也。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三章 ...后车之戒 hòu chē zhī jiè
解释: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出处: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语法:后车之戒作宾语;指对后面车子的警戒。示例: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 ...后起之秀 hòu qǐ zhī xiù
...怀土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ng
解释: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语法:怀土之情作宾语;指怀念故乡的情感。 ...环堵之室 huán dǔ zhī shì
解释: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贫寒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语法:环堵之室作宾语;指萧条的房子。 ...缓兵之计 huǎn bīng zhī jì
解释: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语法:缓兵之计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示例:这样办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还顾之忧 huán gù zhī yōu
解释:还顾:回过头来照看。指身在前方或在前进过程中,还担心后方会出现问题或乱子。出处:《三国志·魏志·徐奕传》:“今使君统留事,孤无复还顾之忧也。” ...惠然之顾 huì rán zhī gù
解释: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下》:“弥秋历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语法:惠然之顾作宾语;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悔之晚矣 huǐ zhī wǎn yǐ
解释: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语法:悔之晚矣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后悔已经晚了。示例: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祸福之门 huò fú zhī mén
解释:谓祸与福之所从出。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语法:祸福之门作宾语;指祸与福之所出处。示例: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利害之路,祸福之门,不可求而得也。” ...极而言之 jí ér yán zhī
解释: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出处: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语法:极而言之紧缩式;作宾语、分句;指把话说到头。示例: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说这个话是极而言之,把问题讲透。”反义词:藏头露尾 ...姜桂之性 jiāng guì zhī xìng
解释: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语法:姜桂之性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性格。示例: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姜酱不就味。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气,洵不虚也。(《浮生六记》卷四) ...将相之器 jiàng xiàng zhī qì
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出处:《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语法:将相之器作宾语;用于称赞人。 ...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
...浸润之谮 jìn rùn zhī zèn
解释: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语法:浸润之谮偏正式;作宾语;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示例: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出处:《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语法:惊弓之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那些工头们,个个如惊弓之鸟,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精锐之师 jīng ruì zhī shī
解释: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出处:《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语法:精锐之师作宾语;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反义词:乌合之众 ...九年之蓄 jiǔ nián zhī xù
解释: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出处:《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语法:九年之蓄作宾语;指储备。 ...局外之人 jú wài zhī rén
解释:局外:原指棋局之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出处:宋 刘克庄《象弈》:“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语法:局外之人作宾语;用于口语。示例:只剩下几个局外之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拒人于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解释: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语法:拒人于千里之外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态度傲慢。示例:张天翼《速写三篇·“新生”》:“街上的店家早已把排门关得紧紧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涓埃之力 juān āi zhī lì
解释:比喻微小的力量。出处:宋·岳珂《金佗粹编》第九卷:“念臣寒陋无堪,上感圣恩,备员军事,未有涓埃之力,以报国家。”语法:涓埃之力作宾语;多用于自谦。示例:我愿尽涓埃之力帮助灾区重建 ...涓埃之功 juān āi zhī gōng
解释:是很小的功劳的意思 ...决胜于千里之外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语法:决胜于千里之外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不如居中以运天下,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君子之交淡如水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解释: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语法:君子之交淡如水主谓式;作状语;含褒义。示例: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 ...君子之言 jūn zǐ zhī yán
解释:原文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交淡若水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
解释: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语法:君子之交淡若水作宾语、分句;指纯洁的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