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乎言之 kǎi hū yán zhī
解释:慨:感慨。形容非常有感触地谈论某事。出处:清·柴萼《梵天庐从录》:“庐山僧光熊哭兄诗云:‘身经刀过头方贵,尸不泥封骨始香。’沈着痛快,慨乎言之。” ...埳井之蛙 zuò jǐng zhī wā
解释:见“坎井之蛙”。 ...慷他人之慨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解释: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语法:慷他人之慨作谓语、宾语;指作顺手人情。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这就不免慷他人之慨了,或者暗示,或者默许。” ...康了之中 kāng liǎo zhī zhōng
解释:康了:应试落第。属于落第者的行列。形容功名未成。出处: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载:宋时秀才柳冕应举忌“落”字,便把安乐改为安康。榜文出来后,仆人看了回报说:“秀才康了也。” ...亢极之悔 kàng jí zhī huǐ
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出处:《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语法:亢极之悔作宾语;比喻盛久必衰。 ...可乘之隙 kě chéng zhī xì
解释:隙:空子;机会;弱点;漏洞。可以利用的空子。出处:宋 晁补之《上皇帝论北事书》:“当是时,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国不取。”语法:可乘之隙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刻意为之 kè yì wéi zhi
解释:用尽心思做某件事 ...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解释: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语法:孔孟之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儒家思想。 ...孔怀之重 kǒng huái zhī zhòng
解释:孔:甚、很;怀:思念。指兄弟间的亲情。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新唐书·敬播传》:“兄弟虽孔怀之重,然比于父子则轻,故生有异室,死有别宗。” ...孔怀之亲 kǒng huái zhī qīn
解释:孔:甚、很;怀:思念。 指兄弟间的亲情。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口腹之累 kǒu fù zhī lěi
解释: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语法:口腹之累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独是君子虽贫,不轻干人,乃以口腹之累,喋喋公堂,品斯下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 ...旷大之度 kuàng dà zhī dù
解释:旷大:宽阔;度:度量。宏大宽阔的度量。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丕传评》:“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 ...来之不易 lái zhī bù yì
解释: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出处: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语法:来之不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形容成功来得不容易。示例:考上大学,来之不易,可得要继续努力。 ...兰梦之征 lán mèng zhī zhēng
解释:兰梦:相传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姑梦天使赐兰,生子,取名为兰,因以比喻妇女怀孕。比喻妇人怀孕的征兆。出处:明·周之翰《为律娶妻判》:“言其孕子,如逢兰梦之征。” ...乐昌之镜 lè chāng zhī jìng
解释:见“乐昌分镜”。出处:《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语法:乐昌之镜作宾语、定语;指夫妻分别。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之》:“颇疑其乐昌之镜离而复合,但无显证耳。” ...雷霆之怒 léi tíng zhī nù
解释: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出处:《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语法:雷霆之怒作宾语;指大怒。示例:主公暂息雷霆之怒,这牛皋是一员勇将,乃是岳飞的结义兄弟也。(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九回) ...累卵之危 lěi luǎn zhī wēi
解释: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出处: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语法:累卵之危偏正式;作宾语;。示例:大兵见屯临潼关下,损兵杀将,大肆狂暴,真累卵之危,其祸不小。(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五回) ...立谈之间 lì tán zhī jiān
解释: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出处: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语法:立谈之间作宾语;形容时间极短。示例: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宋 苏轼《贾谊论》) ...立锥之地 lì zhuī zhī dì
解释: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语法:立锥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示例: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 ...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解释: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出处:《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语法:礼仪之邦偏正式;作宾语;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示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良史之才 liáng shǐ zhī cái
解释:优秀史官的才能出处:《汉书·司马迁传赞》 ...辽东之豕 liáo dōng zhī shǐ
解释: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古称猪。 比喻少见多怪。出处:《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林下之风 lín xià zhī fēng
解释: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出处: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灵蛇之珠 líng shé zhī zhū
解释: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出处:《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语法:灵蛇之珠作宾语;指无价之宝。示例: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三国魏 曹植《与汤德祖书》) ...凌霄之志 líng xiāo zhī zhì
解释: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语法:凌霄之志作宾语;指人的志向。 ...溜之大吉 liū zhī dà jí
解释:溜: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掉。吉:吉利;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指溜掉了事。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帮他几个,其中一班势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语法:溜之大吉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行动。示例:在大家的批驳下,他理屈词穷,只好溜之大吉。 ...履霜之戒 lǚ shuāng zhī jiè
解释: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出处: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语法:履霜之戒偏正式;作宾语;指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示例:清·厉鹗《东城杂记·庾园》:“虽殊坠天之忧,敢忘履霜之戒?” ...马上得之 mǎ shàng dé zhī
解释:旧时比喻以武力夺取天下 ...麦舟之赠 mài zhōu zhī zèng
解释:麦:麦子;舟:船。 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 ...毛发之功 máo fà zhī gōng
解释:形容极微小的功劳。出处: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语法:毛发之功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极微小的功劳。示例:请不要再提这毛发之功了 ...贸首之仇 mào shǒu zhī chóu
解释: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出处:《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语法:贸首之仇作宾语;指深仇大恨。 ...眉睫之内 méi jié zhī nèi
解释:形容近在眼前。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语法:眉睫之内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近在眼前。 ...门外之治 mén wài zhī zhì
解释:旧指朝廷和政治。出处:《礼记·丧服四制》:“门内之治,恩揜义;门外之治,义断恩。” ...门户之见 mén hù zhī jiàn
解释: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出处: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宋儒议论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学,故于苏氏门人,有意贬抑,此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语法:门户之见偏正式;作宾语;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偏见。示例:一迁就不得,则再迁就三迁就之。此则先生门户之见也。(清 恽敬《明儒学案条辩序》) ...弥留之际 mí liú zhī jì
解释: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出处:《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语法:弥留之际偏正式;作宾语;指病危将死的时候。示例:王爷爷想念他的儿子,在弥留之际还念着儿子的名字。 ...弥天之罪 mí tiān zhī zuì
解释: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罪恶。出处:《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虞臣计有弥天罪,今将草命献王前。” ...磨盾之暇 mó dùn zhī xiá
解释: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语法:磨盾之暇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末如之何 mò rú zhī hé
解释: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语法:末如之何作谓语;用于处事。示例: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九月十日,闻王旻带所纳叛军来襄,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解释: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语法:莫逆之交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北史 眭夸传》) ...木梗之患 mù gěng zhī huàn
解释: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语法:木梗之患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