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慢之罪 bū màn zhī zuì
解释:不遵守法令的罪过。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出处: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语法:逋慢之罪作宾语;指罪过。 ...带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解释: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出处: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语法:带罪立功作谓语、定语;借指赎罪。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4回:“何妨令他带罪立功,乃骤加显戮,伤将士心。” ...戴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解释: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出处:《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语法:戴罪立功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借指赎罪。示例:我们希望那些犯过罪的人能够戴罪立功。 ...代罪羔羊 dài zuì gāo yáng
解释:代替他人罪错的责任的意思。 ...伐罪吊人 fá zuì diào rén
解释:见“伐罪吊民”。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语法:伐罪吊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锄强扶弱。 ...祸首罪魁 huò shǒu zuì kuí
解释: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语法:祸首罪魁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祸头子。示例:我们要把这事的祸首罪魁揪出来 ...立功赎罪 lì gōng shú zuì
解释: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出处:《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语法:立功赎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有过错的人。示例:赵衰应曰:“当革职,使立功赎罪。”(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 ...弥天之罪 mí tiān zhī zuì
解释: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罪恶。出处:《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虞臣计有弥天罪,今将草命献王前。” ...弥天大罪 mí tiān dà zuì
解释: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出处: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语法:弥天大罪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在沧州做下弥天大罪,却在这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 ...泥首谢罪 ní shǒu xiè zuì
解释:用泥涂首谢罪。 表示自辱服罪出处:《世说新语》注引《中兴书》 ...惹罪招愆 rě zuì zhāo qiān
解释:愆:过失。给自己招致罪过。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倘或取受了百姓钱,违负了帝王室,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久以后,市曹中,遭着刑宪。” ...赏功罚罪 shǎng gōng fá zuì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出处: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语法:赏功罚罪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与死者发丧,周给其家属,赏功罚罪,以安众心,畜养锐气,再进兵战许。” ...赦过宥罪 shè guò yòu zuì
解释: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出处:《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语法:赦过宥罪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思所以议狱缓死,赦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晋书·孝武帝纪》 ...受夹板罪 shòu jiā bǎn zuì
解释:夹在中间受罪,两头不讨好语法:受夹板罪作谓语、定语;指两头不讨好。示例:她夹在他们之间受夹板罪 ...滔天大罪 tāo tiān dà zuì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出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语法:滔天大罪作宾语、定语;指罪大。示例:你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将难逃法律的严厉制裁。 ...委罪于人 wěi zuì yú rén
解释: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 ...知我罪我 zhī wǒ zuì wǒ
解释: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语法:知我罪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罪不可逭 zuì bù kě huàn
解释:罪责不可逃避。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语法:罪不可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 ...罪恶深重 zuì è shēn zhòng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出处: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语法:罪恶深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流贼》 ...罪大弥天 zuì dà mí tiān
解释:形容极大的罪恶 ...罪恶昭著 zuì è zhāo zhù
解释: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语法:罪恶昭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罪人不帑 zuì rén bù tǎng
解释: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同“罪人不孥”。 ...罪行累累 zuì xíng lěi lěi
解释:现指人犯罪的行为多得无法计算示例:这一小撮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罪上加罪 zuì shàng jiā zuì
解释:指罪恶更为严重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语法:罪上加罪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罪恶更为严重。示例:王朔《人莫予毒》:“强奸升级到强奸杀人只能使你罪上加罪。” ...罪恶贯盈 zuì è guàn yíng
解释:犹言恶贯满盈。出处:语出《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宋 孔平仲《续世说 黜免》:“李义府作相。罪恶贯盈。”语法:罪恶贯盈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坏。示例: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罪恶昭彰 zuì è zhāo zhāng
解释: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语法:罪恶昭彰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罪很明显。示例: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罪业深重 zuì yè shēn zhòng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出处: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语法:罪业深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如此作贱,真是罪业深重。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罪责难逃 zuì zé nán táo
解释: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出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语法:罪责难逃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诸多确凿的事实证明,王五贪污巨款罪责难逃。 ...罪不当罚 zuì bù dāng fá
解释: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出处:《荀子·正论》 ...作奸犯罪 zuò jiān fàn zuì
解释:作奸犯科。出处:司马紫烟《荒野游龙》第二章:“她不禁一叹道:‘月黑风高,正是作奸犯罪的好时刻,老天爷好象在帮坏人的忙呢!’” ...罪恶昭着
解释: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罪不容诛
解释: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语法:罪不容诛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罪不容诛。(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罪大恶极
解释:罪恶大到了极点。出处: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语法:罪大恶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鲁迅《而已集 新时代的放债法》) ...罪当万死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语法:罪当万死作谓语、定语;指罪恶极大。示例:臣既犯天宪,罪当万死。臣死之日,必见叔陵,愿宣明诏,责之于九泉之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 ...罪恶滔天
解释: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语法:罪恶滔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若是高俅在内,必然阻住,此贼累辱朝廷,罪恶滔天。(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五回) ...罪加一等
解释:指对罪犯加重处罚。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语法:罪加一等作谓语、宾语;指加重处罚。示例:老舍《茶馆·第一幕》:“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 ...罪人不孥
解释: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出处:《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语法:罪人不孥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五回 ...罪有攸归
解释: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出处: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语法:罪有攸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平之世,何出此逛诞之言?请敕下山西巡抚方辂查奏。如果臣言不谬,自应罪有攸归。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 ...罪恶如山
解释:形容罪恶多而重出处:《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语法:罪恶如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罪不胜诛
解释: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语法:罪不胜诛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辽主忿然道:‘罪不胜诛,说他做甚!’” ...